我小时候也不讨喜,成绩一般,又要强,看到老师只喜欢好学生,我也不屑,但内心是渴望老师能够注意到我,能够对我多一些慈爱。初中的时候,大家会根据小学同学或者家附近的同学来做为自己的好朋友,我有一段时间是被孤立的,跟之前的朋友闹翻了,但又融不进新的圈子,现在想来,特别感谢当初孤零零的时候,有个四川的同学愿意接纳我,每天中午带我去她家午休,没有贬低我、嫌弃我,也没有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抛下我。但我自己是个懦弱的人,等我改变我的境况后,我却不能以平等、包容的相处方式来对待其他同学,我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会在意别人的意见,我既愧疚又拿刀伤害对方。到了高中后,才有真正的朋友,我们一起坚持到高考,有争论也不会太过争吵,一起解决难题,倾听对方的想法,虽然那个时候我情商依旧不高,但感谢我遇到了温柔善良的人。高中的好朋友一直保持联系到现在。
其实我特别想见见那个初二时就抽烟的女生,她穿着运动套装,短发,假小子,骑自行车风风火火的,人其实热情又简单吧,但就是不爱上学,初三一整年都没看到她,偶尔来一次是因为学校要面对上级领导的检查。我对她是充满好奇的,我知道她的圈子不是我能够参与的,但我一直想明白她为什么会选择抽烟、打架、逃课、骂老师的生活,只能说是躁动的青春吧。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我理解辛克莱的害怕,有些事不能跟父母说,说了也没用的无助,只有自己熬着,再熬一熬。初中的时候,在一起的伙伴都是有零花钱的,放学后,3个同行的伙伴习惯在校门口的小卖部里买零食回家,但我是家里有零食的,很多次我都没有买,在门口等她们,但是这使得她们心里不平衡了,觉得她们都花钱了,我没花钱,我的钱比她们多了,我也解释了我家里有零食的现状,她们的回答是:谁家里没有零食啊!然后她们就孤立我了。
这导致在长大后,我跟表妹或者同事出门逛街,她们买了衣服,我没有买,大家在比较谁花钱多谁花钱少的时候,我就很反感。衣服买了,是穿在她们自己身上,零食买的多也是她们自己吃的,跟我有没有花钱根本就毫无关联,就因为是一起出门的,所以我必须也要买吗?后面索性就网上买衣服或者一个人出门逛街,没有比较就没有纷争,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