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能拥有一笔财富,数额大到足以不让自己再为生计奔波,一般不会去工作,也不必劳神费力去考虑赚钱。然而有人却坐拥房产八九百平方米依然扫大街,这是为啥?
坐拥房产八九百平方米却扫大街
河南商报7月13日讯 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能拥有一笔财富,数额大到足以不让自己再为生计奔波,一般不会去工作,也不必劳神费力去考虑赚钱。
可对于老李这个隐形富豪来说,不仅去工作,还干的是环卫工的活儿,并且成了优秀员工。稀罕不?
他叫李国全,今年50岁,家就在西三环附近。本来他靠种菜卖菜维持生计,两年前,由于拆迁,一家人获得了八九百平方米的回迁房,还有每个月一平方米8元的过渡费,“每天坐那儿不动,都比以前赚得多。”
如今,和老李一个村的同龄人都不再忙着干活挣钱了,老李却闲不下来。自从不种菜,他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活了”。
他曾经学着别人在街上溜达了几天,“可转一天下来,晚上回家后觉得浑身难受,像是犯什么大错似的心里没底儿。”
于是老李就开始寻找干活儿的门路。西三环快速路开通后,开始招收环卫工,老李第一时间报了名,开始由菜农转变成“扫地僧”。
“俺村也有人说我是光要钱不要命的货,也有人说我是生就的没福命。打麻将下棋我都不会,成天不能啥事都不干吧?我一辈子就会种菜,可现在没地了。”老李说,“现在我觉得干清运工也不错,不用操啥心,也没人和你争高低。只要能干,人家要我,我会一直干下去!”
失落心态
老李这情况,和退休人员的心理很像。刚退休的年月,起初心里尚觉坦然,因为数十年的忙碌工作,一下子卸去肩上的重担,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但没过多久,却日益感到退休后的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轻松愉快,反而觉得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也似乎随之暗淡下去了。于是终日抱着消磨时光、打发日子的消极态度来应付漫长而又“短促”的退休生涯,颇感退休生活太寂寞、单调。在这种灰色心理支配下,对人情冷暖特别敏感,一时很难调整自身心态,曾一度吃不香、睡不甜,健康状态每况愈下。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空虚、失落、迷茫……好像自己之前的人生到此完全划上了一个句号。
老李也是,总感觉自己不工作,哪怕衣食无忧,也会觉得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好像没有了。同时,个人的兴趣爱好没有开发出来,那么多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去打发,像是数着时间过日的,这肯定不舒服。当然,老李淳朴的农民思想也是一个因素,劳动光荣,自给自足,种了一辈子的地,要他坐吃山空哪里能接受。
在多数人心目中,“退休”意味着迟钝、老朽、灵感枯竭,只有被丢弃的份儿。因此很多人哪怕退休了也会找点事情做,好像在宣示着:我还没老,我还能工作。在日本,给老人让座通常会使对方不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被人认为老到需要别人让座。
那么,要战胜失落感这是个心态问题,更是心理保健的关键。人的衰老是客观规律,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什么身份,终有一天要告别职场告老还家。离开大家庭回到小家里,多少心态上会有不平衡。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浑身是劲还没使完,在家里呆着无所适从,非常空虚。这需要自配良方,积极医治这块心病。当然,这对于老李来说还有点距离,但提前考虑总归有些好处。
要寻求快乐退休生活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走好人生健康之路,老有所乐,保持精神乐观是自我保健的前提,这就要善于寻求快乐,发掘和培养兴趣爱好,有事可做自然没空去胡思乱想。现实中快乐的事随处可见,但更利于自我的是通过努力而打造。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