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见难二中叔向师旷论君臣之力一章,韩非子有言,君臣俱有力焉一句,得治之正也。
难二之五章,齐桓公答告仲父,颇有些意味。忆往昔,毛主席见尼克松,欲与主席论国之大事,主席淡而言之:“与周公耳。唯哲学,无以论之。”当知雄主之胸怀气魄。
韩子论齐桓公任臣而为,乃闇主也。韩子只见其一,未得其二。得其一者,群臣一日百战。未得其二者,君臣一心。齐桓公固失于竖刁易牙,非失之于佞臣,而实失之于贤臣。若仲父遗言,去二佞,何得有其终乎。其前言君臣俱有力,此处言管仲与田常,桓公与简公。是意之乱而勉强引证,是为其言而言,成不足以正。如此旁证,可有许多,多至无人知其辩。故正者,本也。本者,仁与忠也。管子忠,桓公仁,则霸。竖刁易牙忠乎?二佞正是韩子所言,与君鬻爵禄者,唯以利为利者。若不得利,畔之。桓公使管仲以仁义,则霸,使二佞以利,则亡。韩子之说桓公闇主,一则以明,桓公失之二佞,一则以误,桓公得之仲父。韩子亦有所不明也。
然章七言赵简子,又有时中。赵简子轻身犯险,士乃乘之,韩子以为君轻其身不也,此言无过。然又言,赵简子未赏厚而信,刑重而必,固士不举,此言差矣。赵简子赏厚,若有更厚赏者,则何如?刑重,如韩子之言,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恐士逃之更甚,则何必?庄子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也。韩子得其技,未得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