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抖音、小红书、知乎等等平台,以分享和传播为己任,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美妆博主、财经博主、美食博主、健身博主等等某个领域流量达到一定等级的红人,本人好吃,因此对美食博主的关注度会更多一些,但关注的越多越伤心。
1.复制粘贴的食谱,变幻莫测的剪辑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地域美食、私房菜更是吸引了千里之外网友的眼球,因为人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抱有更大的好奇,就像对明星的私生活非常好奇一样。潮州的粉果、新疆的烤包子、潍坊的火烧、东北的杀猪菜,打破你认知领域的美食最为吸睛,但在免费发文、免费发视频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也希望凭借自己的特色,也过一把背后千万流量的博主瘾,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在某APP搜索美食时,会出现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等发布的图文或者视频,本质大同小异,但形式千差万别。这道菜也许不是张三的拿手菜,只是顺手做了一下,发了文,拍了图,看起来还不错;这道菜也许不是李四的独门秘方研制而成,也许只是看了王二麻子的帖子,学着做了一下;王二麻子在三人中,这道菜的点击量及点赞量最高,图片优化、视频拍摄剪辑很吸睛,而王二麻子只是参考了张三的做法。
这种复制粘贴的菜谱,也许就是家常菜的鬼使神差吧,如果搜索tsco,搜索结果都少之又少,一是因为这道美食不是中国菜,二是接触过这道美食的中国人少,三是知道怎么做这道美食的更少。
所以所谓的美食博主,是靠坚持日更的复制粘贴吗?不知道你们是否同我一样,取关了很多曾经无知时关注的美食博主。
2.墙外视频的翻译员
还有一类博主,专攻非中国的美食,以日料、韩食居多。比如嫁到了日韩,记录自家婆婆的祖传手艺或者跟着邻居学当地美食,学一道做一道,再或者懂日语或者韩语,将日韩美食视频加上中文字幕,相比较第一种复制粘贴的美食博主,这类博主又上了一个档次,至少有资源,能有机会接触地道日韩美食的源头。
为什么日韩美食的博主较多,因为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食材也容易获得,再加上日风、韩风在中国经久不衰,文化融合更容易接受。
如果一定要关注美食博主,我建议,宁可关注一个做紫菜包饭的博主,也不要轻易关注一个番茄炒蛋的博主。
3.创意无限,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这类美食博主,不走寻常路,做的也都不是平常的人间烟火,例如化妆品瓶的点心、巧克力澳龙、可吃的衣服等一些甚至在米芝莲都寻找不到的创意美食。
这一类美食视频,不好复制,做一期视频下来,估计第一类博主已经复制粘贴了几十道菜谱。他们将自己的格调拔高,走着不接地气的高端路线,粉丝关注度极高,刷视频根本停不下来,但绝对没有勇气去尝试,因为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只能期待哪天开了实体店,连夜排队,登门品尝了。而这些博主的资源,一部分来源于自己的创意,还有一部分可能是来源于外网。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所以,所谓的博主,就是你比别人有资源,要么是自己本身,要么是自己有找到资源的渠道,比其他人率先拿到信息,而且可以坚持日更,掌握视频剪辑及图片优化的技巧,不断向网友们投食,如果你也能做到这些,恭喜你,10万粉丝属于你,恭喜你,知识的搬运工徽章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