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平时在家话很多,但是每次只要带去和朋友聚会,都不会主动向人问好,甚至还会摆臭脸、手插腰或翻白眼。究竟是闹别扭、不给爸妈面子,还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用实际举例,告诉爸妈孩子闹别扭的原因,也提供3个方法,帮助孩子改善问题。
【孩子有情绪,你都怎么做?】
□向朋友说抱歉,等待孩子自己愿意说话。
□叨唸孩子这样没礼貌,强迫他向朋友问好。
□直接巴下去!
□带到旁边训话。
小明平常在家超级爱说话,总是叨叨絮絮说着学校的事,看起来活泼外向。可是每次和爸妈去参加朋友聚餐,或是到很熟的叔叔阿姨家,都不愿意和人打招呼,甚至故意摆臭脸。有时在生活上遇到一点小事,也会马上卡住,一动也不动。不安慰还好,一安慰反而哭得唏哩哗啦。
小明究竟是闹别扭、不给爸妈面子,还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小明其实不是故意找麻烦,只是太容易「紧张」。因为行为表现策略不成熟,常常让爸妈陷入尴尬场面。面对这样容易紧张的孩子,爸妈的第一件事,是要先区辨「害羞」与「焦虑」之间的区别。
对于容易紧张的孩子来说,他们最害怕成为焦点,因此不要觉得差一、两分钟迟到没关系。回想自己小时候,迟到时走进教室,全班几十双眼睛盯着你,会不会觉得很紧张呢?对这些容易紧张的孩子来说,那会是多大的压力。
此外,现在孩子们常常会安排许多才艺课,如果是新课程或新地点,更建议爸妈在最前面几次提早三十分钟到,让孩子有适应的时间。
对于预期性较低、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常会因为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变得很紧张。这时可以透过「预习」,帮助孩子了解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当孩子清楚知道会发生哪些事情,就不会乱想一堆有的没的吓坏自己。
爸妈也不要忽略「姿势」与「情绪」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多带着孩子一起把双手举高,做扩胸动作,让孩子把双肩打开,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孩子站姿,更可以让孩子看起来较有自信,不会显得畏畏缩缩。
请收起你的批判,去接纳孩子「紧张」这个特质。正面看待孩子的个性,再加上适当的引导,孩子自然会渐渐改变。孩子需要的不是责备,也不是包容,而是找到适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