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没多久的时候,坐在我斜对面的应届生被人事叫去谈话。我看了看坐在我对面的主管,呢喃了一句:一大早就谈这个,是不是不太好?
对的,这个应届生要被辞退了。我想组里面唯一觉得意外的,应该只有她自己。
十分钟不到,她出来了,没有哭泣没有表情,坐在位置上继续看着电脑敲敲打打。她今天的工作只有一项:交接工作,处理离职的事情,然后提前下班过中秋佳节。
不多时,主管发我一个文档,颇带点无奈地说:你看看她写给我的辞职信。点开后,一如既往地直接和怨念。我和主管说:她要是愿意,上网百度一下辞职信应该怎么写,都不会写成这样。只是,那个应届生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姿态地写道:“这些事情我不说没有人会告诉你的。”
那个应届生是主管的师妹,在大学的时候主管带了她两年,生活上各种帮忙。在她求职季没有找到工作时,拉了她一把进了这家公司。彼时,她是她的师姐,她是她的小师妹。
小师妹的身上带有太多太多应届生的痕迹,从自信能把控一切的大学生,掉落到职场之上,不顺心不如意,然后带着年轻该有的狂妄对身边的事情横加指责。
我来到这家公司也不过两个月,印象最深的是,在新一轮兵荒马乱来之前的小组聚餐,餐桌上领导和她说,她就是太轴了,有时候要学会灵活。这一点,她却始终没有学到。可能,这种“轴”反而是她所引以为傲并且不舍得拔掉的羽毛。
“她说:刚入职的时候,你教我看职场里的城府,教我多看别人眼色。”
项目组作为公司重点发展的一个项目,同时也意味着会有很多不同的领导。小师妹的性格冲动,用她常用的话语就是:“我觉得不对,我就是要说出来。”她负责收集一些资料,在规定时间里面有个领导没有给,她很生气,很大声地对领导说:“你马上给我,你现在就给我。”主管批评了她,她质疑她的师姐,是不是在职场上,多说一句话都是和利益有关?
从那个时候,她开始发现,她曾经亲近的师姐开始变得冷酷,她开始懂得了:是啊,有利益的地方怎么会有真正的亲近。只是说真的,她知道什么叫利益呢?年轻时候该忌讳的,就是轻易用自己狭隘的认知,去假装定义深沉。
“她说:有些琐碎的事情你不该过问,整天盯着我的工作也太让人不舒服了。”
很多次,主管因为她而被领导批评会不会带人,带她的6个月里,主管每交给她一份工作,都会细细和她说要怎么做,甚至当她一篇文章都没有写好的时候,完整的思路都写给她。但是最后出品的时候,依旧按照自己混乱的逻辑。而主管这样的行为,在她看来,就是不该过问的。
主管很多次和我感慨:“我是最用心带她的了,可是能怎么样。教她也并没有什么用,她还是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来。最后她做出的事情我都要帮她再收尾解决一下。”
可惜,她没有看到主管的无能为力,要发布一篇商业文章,她写了之后交给主管,主管帮她再修改一次后才能发布出去。在她看来,这就是干涉她的工作。有时,她写好了直接提交给对应的发布人,没有经过主管,对应的发布人看到了文章,问主管她看过吗?没有。一篇官方身份对外发布的文章,没有经过主管,甚至带着混乱的逻辑,发布出去注定是要被批的,背锅的是谁?还是主管。
“她说:要讲公平。”
在文档里面,她写到:迟到扣钱,那我加班呢?工作要讲效率而不是看工作时间,我做完事情之后要先回家做私事,比如师姐你自己,你迟到多少回了?主管颇为无奈地和我说:“那一次我说她,是因为那次早上开会,她迟到了,所有人都在等她开会。”但是这样的种种,在她看来,变成了主管特意给她穿小鞋。
要讲公平。企业以利润为生,每招聘一个岗位就是一个成本,衡量一个员工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他创造的价值。这位小师妹谈公平没错,谈迟到谈加班没错。可是互联网岗位,原本就是需要经常加班,她有埋怨没错,但是她创造了什么价值?我不止一次听到领导对主管说:“你多盯着她,怎么老是做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她的目光,只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很努力。
在我的一次见证下,她起码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去整理微信群里面用户的反馈,一条一条收藏下来,一条一条地打在文档上,没有分类,没有写出解决方案,没有逻辑,好的不好的都混在一起,甚至到最后并没有人去关注她做出来的东西。她追求的是做出一份东西出来,而不是这份东西能创造出多大的价值来。论公平,她应当得到的是实习生的工资,而不是正式员工的工资。当你能创造超过你工资水平的价值时,你才有资本去要求那些“你曾经因为体谅而没有埋怨利益上不满”的奖励。
“她说:她喜欢自由的工作氛围,不需要领导强硬要求员工听从,要依靠员工的自觉。”
她说她做了很多打杂的事情,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工作的成就感,她自信自己的工作自觉度。恕我直言,她身上有着很强烈的实习生思维。在大学作为天之骄子,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过度自由以致认为其实自己说的做的都是对的,因为缺失了标准。等到有一天掉到了处处讲标准,处处讲KPI的时候,开始埋怨:你怎么能用枯燥的数字来定义我呢?
再怎么自由的互联网公司,都不会自由到时时肯定你的价值,对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拉出来大肆表扬。每个人都是从实习生、应届生做起,每个人都是从打杂做起,认为自己应该干大事的思维很正常,但是能做成多大的事情,是要自己领悟的。你不能要求别人带你进门,再一步一步地带你成长。
在一个周末,她曾经和我的主管吵架过:为什么别人都对我很好,你却处处针对我。可是她不知道,有好几个和她对接过工作的人都找我主管投诉过,而像我这样没有和她对接过工作的人,只是保持冷漠的态度。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些其他人都不关心你,不是因为事不关己,而是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知道你是这样的人,多说无益。
我很想知道,是不是要等到和对自己好的人撕破脸皮之后,你才能发现自己腹背受敌,四面楚歌?不是这个社会变得现实了,是你一直拒绝认识这个社会。
在辞职信里,她带有很强烈的自尊维护自己,一直以是自己辞职为主要论调,甚至在和人事面谈后回到座位,和周围的同事也是异常高调地谈论:我下午就不在,离职跳槽了。应届生大概因为自己什么都没有,没有实力没有经验没有关系,唯一能抓住的就是自己作为大学生滞留的那点自尊:主管不懂我,领导不欣赏我,公司不好,我也做得不开心,所以我辞职了,我要去迎接新的挑战。
到最后,能真正断定你是被辞退还是主动离职的说话权,要交给下一家招聘了你的公司来断定。这一次辞职,你的师姐曾经和你走过一模一样的路,一样被人事叫去说明天不用来上班了,一样曾经那么不懂事,所以她才那样地用心带你。可是最后还是这样的结局,有些路真的是要自己亲身走过才知道。或许主管最大的错,就是太过帮你,让你模糊了生活和职场的界限,以至于一些交给你的工作,你都以为是在帮她,没有负责到底,没有用心至极。
在职场,没有人可以只依靠别人存活下来,也没有人只依靠自己存活下来。职场上没有帮忙二字,我想这位小师妹还没有学到,但是她的师姐学到了。
*文中引用“辞职信”里的语句作了些微改。虽然我用了很多应届生的用词,但是不针对应届生,毕竟我也刚脱离应届生一年而已。有些人适应得快,有些人适应得慢,我只是想写给更多这样的“小师妹”看。路,还是要自己走的。适应职场和保有初心,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