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要多读书,人人都知道要多读书,但是,就像知道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一样,我们很多人离开学校就再也看不进去书了,毕竟游戏很香,电影、电视剧、短视频是真的很有趣。
我,嘴上说着很喜欢读书,但其实真正看完的没几本,都是买回来放书架上吃灰。我以前一直觉得那些书生活里用不上,看它们不如看娱乐新闻,直到有次一个同事笑着对一位挺极品的女客户说了句“闲花淡淡春”,那个女客户非常高兴,我异常震惊——这句话是夸古代特殊行业女性从业者的。
再比如当年火遍微博的“春风十里不如你”。来自唐代杜牧写给扬州瘦马老相好的,原诗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虽然改编了,但也抵不住原出处太特别。
如果一个男孩子对喜欢的女性说这句话,他不知道出处就显得无知,他知道就,emmm。
说起骂人,这可真是一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最熟悉的国骂都是以对方为中心,以往上三代为半径疯狂扫射所有直系亲属,再追踪溯源问候对方所有母系亲属,而且地域不同,方言不同,杀伤力也不同。不过没啥内涵,毕竟脏话都大差小不差,输出基本靠吼,最经典的泼妇骂街也不过是比谁声音尖,嗓门高,动作骚。而且几乎每一场国骂都是以斗殴结束,对战斗力要求较高。
文人骂人就不一样了,不仅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比如诸葛亮骂王朗;还要求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思维,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张仪为秦国纵横联合;最重要的是,只要对方听不懂,你骂道嗨也不会挨打——他们只会觉得你好有文化肺活量很高。有的说不定还以为你在夸她,比如那个极品女客户。
当然,读书为了骂人的话那可太没素质,都是文明人,天天想着骂人的要么是嘴贱要么是有病。但是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文人一张嘴,杀人又诛心。因为他们是对你进行全方位打击,期间不仅引经据典,而且紧跟时事,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文明高雅,发人深思。比如旧时的触龙说赵太后,今天的外交部华女神对西方恶意污蔑的素质六连问。
当你读书的时候,你其实是和另外一个人的思想进行碰撞,你赞同的部分就是你们共同的思想。想象一下,你在骂人的时候,用了那个作者的观点,是不是就代表了那个作者是挺你的?你看的书越多,现在你身后的作者越多。下次情绪上来了,吵架骂人的时候,对方只有一个人,而且,身后是所有挺你的作者,犹如一大群智者站你身后,让你从气势上碾压对方。那排面,真刺激!
以上想法是我和一个朋友争论,被她从头虐到尾之后都反思。仅代表个人观点,甚是粗鄙,但我就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