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吃饱了就比较喜欢想东想西。
这话不对,吃不饱也喜欢想东想西,不管是什么时候,人都喜欢想东想西。当然,这是咱们和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了,是咱们应该引以为傲的地方。
肯定会有人说我语文学的太差劲,怎么会用想东想西这个词来形容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呢~可能一方面我的文学素养确实对不住教我育我这么几十年的老师和父母,其二有可能我确实觉得这就是我们最优秀的地方了呢?比如我在吃糠咽菜的时候还能同时想“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顺带流流口水,再佐以德云的快乐,确保用餐时分,能心情愉悦,吃得开心,吃得高兴~
那“想东想西”这个词怎么就会让人觉得有点贬义?一般人都会有个标准答案:想是个好事,想了东还没搞明白又去想西,这是不专心,每个老师和妈妈应该都深有感触,甚至还专门造了个句来鞭笞这种行为(绝大多数特别只指出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的这种行为,比如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的孩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于是我肯定是不能好了,毕竟我每天做得最多的就是东想西想。
借用一下爹妈最喜欢的句式:在我们那个年代哪有你这样的人。
我的脊梁骨估计离支离破碎也就差个顶嘴了。
自然,脊梁骨支离破碎了,可东想西想的脑子还在,四舍五入一下,爹妈也是白忙活了一场。真难受。
爹妈可能奋起给个大笔都,翅膀长硬了看把你能的。
于是好像突然之间发现了真的标准,不合他们心意的行为动作,都是不能够的,然后分析来分析去,是因为脑子里其他东西太多了,所以没有按部就班地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于是简而言之,东想西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