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啦!小村庄里的一切都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街道上的人多了起来,走街串巷吆喝声丰富起来,田地里的冬小麦拾起一抹春绿,燕子和虫儿也萌动起来,一个到处都是生机的春天来啦!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在悄悄的期待着两场春天里的庙会。
天气刚刚和暖的时候就是Y庄庙,每年Y庄庙这一天,我都想掰成三瓣儿来过,因为这一天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啦!这个庙会很小,学校只放一天假,前后两天也都没有什么人和玩儿的。所以正日子着天我们都会早早的起来。上午先跟我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儿去逛庙,那一年我们大概八九岁吧,大家手牵着手从我们村一直走到邻村,一进庙会里大家久看花了眼,到处都是人,各种各样的摊位,你想想一群小女生能最对什么感兴趣呢?当然是漂亮的首饰还有发卡啦,我们几乎在每一个卖辫花的小摊前驻足,还有一些卖项链和手链儿的,还有卖耳钉和戒指的,一般卖耳钉的小摊儿就可以打耳洞,那时候打耳洞是用一个枪,枪夹住一个耳钉,然后砰的一声,耳钉就把耳朵打透了,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勇敢也很爱美,几个小伙伴儿一起打,都互相说着不疼好像真的就不疼了,我打过好几次耳洞,因为老是对耳钉的材质过敏,过几天耳朵眼就会流脓,就不得不把耳钉拔下来,过一阵儿耳洞就自己长好了,现在也忘了最后一次是用什么方法把耳洞保留住的,就记得自己经常拿着棉花球沾爸爸的白酒给自己上药!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美食,饿了我们就一起去买火烧,有一个胖胖的女人的火烧摊儿生意特别好,她老公忙着打火烧,她就负责夹肉和夹火腿肠儿,买了火烧夹火腿儿然后边吃边逛,其实庙会就有一条街,但那时候好像怎么逛都逛不完啊,对了,中间我们还丢过一次人,走着走着就发现原来的队伍里少了LY,还好大家那时候都足够的淡定,而且都是被吓大的,大家赶紧往回找,就在一个卖首饰的小摊儿前找到了,几个小女孩儿开心又后怕的抱起来,然后互相嘱咐着谁要是再发现自己走丢了就一定待在原地,我们都回去找她!庙会上的人摩肩接踵,但是基本都是附近这几个村子的,时不时的就会碰见大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下午的时候妈妈一般就会过来,我的自行娱乐时间就得先结束,因为妈妈要给我买花布鞋,我新春的第一双花布鞋都是在这个庙会上买的,还有新的单褂和裤子,小伙伴儿们也都进入了采买模式。就这样我们会再把整个庙会逛一遍,这时候我才仔细的看看其他摊位,有卖各种零食小吃的,卖炸鱼炸麻雀的;有套圈儿的,打气枪的,还有蹦蹦床旋转木马;还有卖衣服鞋子和农用器具的,还有卖香火的,因为有很多到庙里上香拜一拜的,小时候都不大明白这些,在小孩子的眼里还有什么比好吃的和好玩儿的更具有吸引力呢?每次都要等天都快黑了,摊位们也都要收了的时候,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然后期待下一个庙会。
下一个庙会是H村庙,这个庙很大,差不多前三天就又热闹起来了,而且我们村一般跟着过这个庙,意思就是我们就会请亲戚朋友过来走亲戚,除了春节,家里的亲戚一般都是在庙会的时候串一串的。小时候一到这个庙,姨姥姥、姨妈家还有舅舅家就都会过来,妈妈会准备一大桌子的菜,好不热闹。关于H村庙的记忆好多好多,他们就像是散落在我记忆的沙滩上的贝壳一样,随便拾起哪个就会带出来一段开心的记忆。
H村庙上的好吃的特别多,那时候是草莓成熟的时节,那时候的好便宜,我记得三四块钱就能买一斤,然后拎着边吃边逛;还有骑着自行车驮着筐卖麻花的,我最喜欢的是一种细麻花,后来到了天津我才发现这边人管那个叫做撒子,还记得有一次跟爸爸傍晚过去买了一袋撒子,要回来的时候就碰见爸爸的熟人,俩人聊了好久呀,我守着摩托车一根一根的捡着吃,都快把一整袋干完啦。还有卖沙冰,饮料,炸火腿肠,炸鱼的,当然更少不了卖火烧夹肉的,对了还有卖现做的冰淇淋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对那个有记忆,我印象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这种现做的冰淇淋了,有两种口味,一种是奶油的一种是草莓的,冰淇淋的蛋卷一个个整齐的摞起来,那时候的这种冰淇淋就一块钱一个了,就像现在宜家商场里一样,但是它比宜家的冰淇淋要好吃多啦!
H村庙上的好玩儿的也特别多,小孩子赶庙会就是为了玩儿呀,而且我是那种给我二十块钱就能一次性全部报销的人,几乎每一种游戏我都玩儿过。比如蹦蹦床,蹦蹦床就是一个很大的弹簧床,就像现在奥运会的蹦床项目一样,我们儿时玩儿的蹦床就长那样儿,但是四周用铁栏杆和渔网布围起来了,几个人在弹力床上尽情的蹦啊跳啊,比一比谁跳的最高,弹起来的时候两个手还在空中比划着,有时候大家又控制不住一个压一个的倒在一起,那时候我们只顾的笑和闹了,不会觉得那么做很危险,等跳完一盘儿下来时,就好像自己的魔法消失一样,踩到平地上特别的不适应。我还喜欢玩儿那种刺激的小型过山车,还有一种大滚筒似的游戏,一个大圆桶里面对面坐着七八个人,大圆桶来回摇摆起来,人们就紧紧的抓住中间的一根杠子,每次摇到最高点我好像都要掉下去了一样,晕车的人是肯定玩儿不了这个哒!庙会上的游戏适合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小朋友,年龄小的一般都是玩儿捞鱼和旋转木马,年龄大一点儿的喜欢打气枪,套圈儿还有碰碰车,孩子们尽情的玩儿,大人们一般都在旁边的戏台听戏,生旦净末丑,咿咿呀呀的在场上表演着,大人们拿着蒲扇在下边听,还有坐在大人脖子上的小朋友,我想他们一定是被拉来做观众哒!如果你觉得庙会只是这些小儿科的东西那就大错特错啦,还有一些是很有“意思”的哦!比如走迷宫,迷宫是用竹竿搭起来的,如果不动脑子真的好半天都走不出来呢。还有鬼屋,一般都是男孩子们才敢进去,然后得意的出来表现自己是个勇敢的小孩儿。还有手艺人,用各种颜料和刷子作画,你告诉他你的名字,他就会根据名字的每一个字作画。还有在小珠子上刻字刻生肖的,还有那时候流行的磁带和心形项链,还有……
所以H村庙的热闹出了名的,大人小孩儿老人都不会在家待着,都愿意去赶庙会凑热闹,老人们喜欢过来听戏,男人们喜欢来买下地好用的锄头和镰刀,小孩儿们各种玩儿乐,家庭妇女们都过来给家人购置夏衣。整个庙会有一整条街是卖衣服和鞋子的,春末夏初的时候各式各样的凉鞋出来了,小时候的凉鞋都是那种塑料一体的,上边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或者沾着不灵不灵的东西,每次妈妈都会给我选一双漂亮的凉鞋,我特别佩服妈妈的眼光和她跟人家砍价的能力,假如她看上了哪个,人家说六十块钱,她就一下能压下一半的价钱,先说到三十卖不卖,然后再跟店主磨,比如我们还会再来比如你这个东西有瑕疵啊,等到最后卖家都被磨的没脾气了,可能最后三十二就拿下了,然后卖家乐呵呵的给我们包好,我跟大哥都惊呆了,真不知道怎么妈妈就那么厉害,这就是传说中的你漫天要价,我就地还钱呀!可是一般这时候妈妈还不知足,还会悄悄的跟我们说是不是给高啦,当时给他三十一准也卖!哈哈,大哥会说一句你想给人家一分呢,人家得卖给你呀。哈哈哈,我们三个就都乐了。基本上跟妈妈来上庙都是这个模式,每一个摊位前妈妈都要待好久呀,然后精心的给我们挑选衣服和鞋子,我跟大哥极不耐烦的跟在后面,又不能趁机去溜走,因为还要被拉过来试穿,终于明白现在的小侄子一跟我们去逛街就各种不耐烦的表情啦!一整天下来我们会满载而归的走回家,就像来的时候一样,我要先跑到前边,永远落下他们俩,大哥就跟妈妈走在后面,我等他们走近了就再跑开,我们走的那条小路没有车,路两边的麦子刚刚吐穗出来,随着风摇啊摆啊,他们跟我们一样,都心满意足。我最快乐的童年好多事情都发生这庙会上,我跟小伙伴儿们在回家的麦田里玩儿捉迷藏,跟表哥他们一起找羽泉的伍佰的磁带,我在庙会上买过一本寄小读者,买过一个小相册,也买到过最好玩儿的游戏机和橡皮人,我还在去庙会的路上被爸爸骑着摩托车摔过屁墩儿……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孩子呀,孩子的快乐来的永远那么容易,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