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随大流趋势的环境里
合群有一个同义词
浪费时间
1
民谣刚兴起的时候,朋友圈里经常都在讨论分享。
H是个偏爱古风歌曲的姑娘。因为在群里活跃度比较高,那段时间虽然还是三言两语地说道,但也显得有些沉默。
后来,H跟我说,群里提到的每首歌她都有去听,只是找不到那种感觉。
在古风歌曲方面,H是非常有见解的,或许是看多了那类小说,情绪拿捏的比较准确。曾经一首《倾尽天下》在校园歌曲大赛中拿了第二名,唱哭了底下一批妹子。
我回她,一群爱民谣的人里,你还爱着古风歌,这才特别呀。
不要强行去找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迎合一些不属于自己的群体。
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你努力合群的样子并不漂亮,恰恰是做自己的时候,你身上那股特立独行的劲儿才招人喜欢。
两个人或一群人朝一个方向努力固然是好,独行的时候会有些孤独,但相信这条路上一定会遇见更有趣的人。
2
泛社交时代已然过去,现在大家都会发现即便是社交APP中,也会将个人爱好,圈子活动特别精细化的分类,帮助用户找到自己喜欢的圈子和一些志同道合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玩耍。
与其说研发者越来越尊重用户体验,不如说在后社交时代,个人的风格独立和明确化更为重要,因为不管你喜欢什么还是不喜欢什么,都不用那么努力的合群多数人的想法和爱好,不用一定要勉强的喜欢一些流行和热门的元素,才能显得自己没有被淘汰。
要知道,独特的你才是最珍稀的。
3
想起之前公司做的一场辩论会,关于钱是不是最重要的辩题。
双方的辩论技巧都很厉害,从一开始大家都认为钱作为一种被使用的工具,到观点激化之后变成正方认为钱是经营资源的“社交货币”,是一种可以被利用的高级工具。而反方觉得,钱在社会和生活中都是主导地位存在的,人都是在围着钱转悠。
无论哪种观点,放在辩论的平台上出现了非常精彩的真知灼见。现场主流价值观认同钱就是现代的“社交货币”,是被利用的存在,不能让钱主导。在大众投票的环节,有很多同事开始违背了自己的想法努力去合群主流的价值观选择。
有一个同事被问到,你觉得钱作为“社交货币”,是怎样的流通的时候,他的回答有点断断续续。其实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非常努力赚钱,并且在花钱这件事儿上很看重钱的作用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极端,对于消费,大方起来很奢侈,抠门儿起来非常葛朗台。
但是,他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好像很爱钱,很贪钱的样子,所以选择了认同正方的观点。
4
在一项喜好或者一种观念上的表达,即便不是主流热捧的并不是说就很低端。
iPhone出新品了,一个智能手机五六千,实在没必要看在大家都有你也要有,更何况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的会用苹果系统。新一季的流行的款式服装上市了,没必要因为款式流行但并不是你喜欢的,为了合群也要在别人看来你很赶得上潮流的样子。当大家都在热衷看美剧,聊资本主义生活剧情的时候,没必要因为美剧流行而你根本不喜欢看,为了合群放弃自己喜欢的韩剧和宫斗剧显得自己也很有大家一样的品味。
合群,本身是一种放弃自己的坚持去和一帮人在一起浪费时间的行为。
在这个信息化以秒更新的社会,即便是意见领袖的人物,他们所追逐和热衷的,即便最终能成为主流风向标,那也只能代表那一部分人的拥护偏好。
好比,有人信仰佛教,有人信仰道教,还有人信仰基督。在国内基督教信徒并不因为佛教信徒众多,为了合群就去信佛。
那些努力的去合群的人,其实是放弃了自我独立的权利,以及将自己未来的选择权交给了那些“主流大众”。不必怕自己的喜好、观念和主流向左就要努力的合群,觉得那样才是对的。
所谓真正对的方向,大多是自己有了清晰的信息过滤和理想的目标追求,并且热衷和坚持去做的事儿,而并非一味的合群。
【作者蜜思琳,爱读书、爱旅行也爱摄影;一只特立独行的质感女子,一种向往自由的不羁情怀。睿智不失内敛,兼具文雅谦和。以笔代口诉说世间百态,落笔成章阅尽大千繁华。微信公众号:蜜思琳的世界(MSLIM-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