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组织生活会:淬炼党性修养 激发担当作为

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是我们党一项重要的组织生活制度,是锤炼党性、交流思想、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熔炉”。如何让这场党内政治生活的“必修课”真正开出高质量、好效果,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是每一位党员同志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践行的课题。

一、深挖细查,把“病灶”找准。 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会,离不开扎实的前期准备。会前,每一位党员都应放下思想包袱,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对照党的创新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先进典型,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工作、作风实际,深入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要避免“蜻蜓点水”、避重就轻,敢于触及思想深处、触及问题实质,把自身存在的“短板”和“病灶”一一找准、找实。同时,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敞开心扉与同志谈心交流,为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打下坚实基础。

二、动真碰硬,让“批评”有味。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组织生活会上,自我批评要勇于“揭短亮丑”,不遮掩、不回避,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方向。相互批评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敢于打破“老好人”思想,克服“怕得罪人”的心态,真心实意地帮助同志指出问题。要杜绝“一团和气”“相互吹捧”,更要避免“人身攻击”“无端指责”,让批评带有“辣味”,同时也饱含同志间的关心和帮助,真正做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达到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的目的。

三、真改实改,用“成效”说话。 查摆问题、批评评议是“上半篇文章”,整改落实、解决问题才是“下半篇文章”。组织生活会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问题整改的行动和实际工作的提升上。会后,每位党员都要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和同志们提出的批评意见,列出整改清单,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不仅要对具体问题立行立改,更要注重从制度机制上堵塞漏洞、巩固成果。要把组织生活会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检验组织生活会的成效。

四、以上率下,让“标杆”引领。 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以普通党员身份自觉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带头开展学习研讨,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抓好整改落实。这种“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对于营造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氛围至关重要。通过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带动广大党员认真对待组织生活会,确保会议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总之,组织生活会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检视和灵魂洗礼。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严肃认真地开好每一次组织生活会,不断淬炼党性修养,激发担当作为,将会议凝聚的共识、激发的能量,切实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贡献智慧和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