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自己难以解决,而且往往知道自己身边有高手能解决。可现实是我们很难开口求人。
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但是这样的事件背后反应的是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请求的艺术》这本书找到答案:
本书的作者认为,我们不愿意求人有三个原因:
1.是不好意思,难为情,如果求了半天被拒绝了,会很尴尬;
2.不想向人示弱,有人会觉得,开口求助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3.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帮助、受之有愧,所以很难开口。
仔细想来,这些原因归结起来就是自己行动受到了主观心理的影响,《请求的艺术》这本书的作者阿曼达说,世界其实比你想象得要好得多,想要进入这个美好的世界,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大胆开口,请求别人的帮助。
作为内向性格的我来说,学生时代,开口说话表达自己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更别提什么开口求助,那简直比杀了我还要痛苦。
就拿问路这样的事情来说吧!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把它看做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我自己会感觉很难为情,当然自己也是吃了不少苦头,常常几分钟的路程有时候要额外花费不少的时间。其实,对我来说这样的情况是很痛苦的,常常自己的内心也充满自责。也许从内心我就把自己和这个世界隔离开来。长此以往,我感到周围的环境充满着冷漠。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做事风格。毕业进入社会,类似问路这个简单的场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自己就开始刻意去改变,从开始和人简单的打招呼开始,从每天和同事问一声早上好开始,让自己和这个社会链接起来,一开始还会感觉别扭,时间久了就感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反倒是一直不愿和别人交流让自己更难受。这样一来,感觉周围的环境也温暖了很多。
我们再来看书中的观点:请求是什么?作者表示,请求的本质不是乞讨、索取或者示弱,而是发起协作。
如果有一件事情是你没办法独立完成的,要么是你缺少外在资源,要么是你缺少内在能力,而这些资源和能力都是没办法立刻补齐的,而它们恰好掌握在别人手里。如果你不说,别人就不知道你需要这些东西,也就不会帮你。这时候你只有通过“请求”来完成目标。作者还举例说,一个外科医生,如果手术时遇到困难了,他肯定不会一个人在那想办法,而是要马上请同组的医生和护士帮忙,因为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他是在和别人协作。如果把时间花在个人愧疚上面,很可能耽误了病人的抢救。
我们来想一下,人类为什么会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呢?有三个方面:
1.规模
2.复杂度
3.协作能力
人类的进化过程,就是协作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语言、文字、货币、宗教、城市、国家等,都在推动人类协作能力不断提升。因此,协作这件事是作为人的一个根本属性,发起请求,发起协作应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道理想明白了做事起来就没有心理压力,一切就会顺利起来。
此外,阿曼还认为,所有的请求都是双向的,每一次请求都是发起协作,而完成协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进一步。如果一个人发起请求,很多人响应,就会在很多人之间发生互动,这个协作网络就会更加牢固。
人与人最初都是一些点,每一个点都是孤立存在的,点与点之间因为协作关系会形成网络。同样,正是这样的网络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