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课有点小感触,故写此文,胡言乱语一通,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昨天上课,因其他小朋友感冒没有来,只有两个小女生。一直以来两个小朋友都还算友好,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两个小女生因为争抢一张字母卡片吵了起来。游戏规则是老师说喊123 ,小朋友就在各种字母卡片上面随意跳,中途老师会喊停并说出一个字母,小朋友要迅速跑到这个字母上,但是过程中不能抢。可毕竟是小孩,有一个小女孩,这里起名做A反应快些,先跳到了老师说的字母卡片上,另一个小女孩B一看落后了,也迅速的冲了上去,两个人就此扭打起来,都说是自己先得到的。其实过程是很明显的,第一个小女孩先得到了卡片,她应该是胜利者,可是第二个小女孩却一直不依不挠的说就是自己先看到的。两个人都吵着要这张卡片,现场有些不友好。最终我停了下来,重新复述了一遍游戏规则,不能争抢,不可以吵架。所以游戏重新来过,两个小朋友又跟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的继续上课,玩游戏。
但是上完课以后,我觉得我的处理方式不对,恕我是个纠结的人,我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委屈了小女孩A ,因为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做错。首先,她按照游戏规则来的,听到停止就马上到相应的卡片上去。其次,她其实并没有抢,因为她是一直用身子压着卡片,是另外一个小女孩在撕打她企图让她离开。而我的行为其实等于间接认为两个小朋友都违反了游戏规则。我一直在想,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应该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当场指出小女孩B的错误,维护小女孩A 的胜利。
在教育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尤其是幼儿教育。我发现真的不能低估小朋友的内心想法。小朋友也会有欲念,毕竟他们也是人。当然这里的欲念要与成人的区别开来。就拿这件事情来说,小女孩B为什么要去撕打小女孩A 并且坚持说这是自己先看到的呢,因为她也想得到胜利,人终究都是利益动物,胜利可以为她带来成就感以及内心的满足,当没有人教她所有的胜利是需要在规则的前提下获取的时候,动物的本能变回显现出来,即通过抢夺或者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比如撒谎的形式获取。幼儿就是一张白纸,没有人教导,便会跟着原始的冲动而走,但是有人教导后,便可以开始知廉耻,知道有些事情是要按照规矩来做,比如我们上课不能说话,不能走来走去,比如我们大小便要去厕所。
可是我依然困惑,为什么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如此普及的情况下,也就是我们的孩子已经有人教导的情况下,依然会出现一些“坏”小孩呢?对了,我们忘记了父母或者是养育人的存在,他们就是在这一张张白纸上第一个写字的人,当他们把自己的观念写在白纸上的时候,即便有些地方不对,老师会用橡皮擦帮孩子擦掉,但是印痕依然存在。我们不难看见,在超市里面哄抢的时候有多少奶奶是带着孙子孙女去的;在公园里面,有多少孩子随地大小便是在父母的授意下进行的,又有多少的孩子上车就与孕妇老年人抢座是在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完成的,有多少孩子明明欺负了别人,却回家被当成了“英雄”捧得高高在上!
前几天看到大连13岁男孩杀人案件审判,家长拒绝与死者小女孩家属道歉的新闻,真心是替小女孩感到悲哀。一个才10岁鲜活的生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去了,家属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我也是个妈妈,请恕我偏激,如果我是孩子的母亲,我真的不会放过这个男孩,哪怕要我付出坐牢甚至是死刑的代价。看到家长拒不道歉的态度(虽然后期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道歉了),我便知道,这个孩子能走上杀人的道路与父母绝对脱不了干系。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但是在他幼年时期,家长一定要么过于纵容,让他活的像野兽一样,只知道通过暴力手段获取自己想要的,要么就是给了不良的范例,比如家暴或者过多的暴力视频的影响。这是两个家庭的悲剧。
写到此,只希望对于有家暴或者一味纵容孩子的家长们清醒一下吧,不要自己这一代稀里糊涂的过完这一生,留下一个对社会周围人不友善的孩子,一代接一代,难道世世代代要被人嫌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