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朋友的虔诚和执着,第一天在大愿文化园就整整花了五个小时。待从园区出来,太阳已经西斜。在园外花50元要了个私家车,直接上山。到了预定的酒店,喝口热水再出去,九华街上的寺庙均已闭门谢客,只能在袛园寺、化城寺等门前行个注目礼。在九华街老街新街都转了一圈,街上绝大多数都是酒楼和卖土特产的商店。有心想好好逛逛,无奈山风凛冽,严寒肆虐。冷得受不了,只能躲进一家酒肆靠喝酒暖暖身子。来一盘闵公豆腐、石耳炒蛋、油焖笋干、一条红烧石鱼,再配上一碟油炸花生,要一杯当地的黄精枸杞泡酒,喝得那个美啊!
翌日六点半起床,匆匆早餐后赶往大巴停车场。八点就到了天台寺索道站。大巴上十之八九的游客都是搭乘索道上天台,我们自然不屑。向工作人员问询了登山道,就徒步上天台。九华山主峰十王峰海拔仅1344,这对我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何况三十年前,我就曾经来过九华。那次我从山脚一路登顶,如今已在半山,何其惧也?但对朋友来说,那绝对是一场挑战。庆幸朋友有不畏艰难险阻,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拖我的后腿。
我们礼拜慧居寺、吉祥寺,登天梯,过天桥寺、观音峰,一路上游客寥寥。一直到古拜经台,游人始多。十点半登上天台正顶。一路进香礼佛,走走拍拍,也就用了两个小时。站在天台正顶,俯瞰山下云海,千山万仞隐隐约约浅埋在一片白色的帐幔之中,让人仿佛有种起起伏伏的动感。天气超级好,能见度超级辽阔。可以看见无垠的天际弯成了一条淡淡的弧线。天空湛蓝湛蓝的,偶尔有几朵淡淡的云就像蜡染在衣服上的小花,调皮而又生动。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像是大地母亲对游人一种赞赏和慈祥的抚摸。山风也很柔和温软,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冬日的寒意。对面200多米的一座山峰,就是九华极顶十王峰。和朋友再次发力,最终登上了九华绝顶,挑战了巅峰。
站在十王巅峰,天台正顶仿佛又在脚下。十王峰和天台虽然近在咫尺,但几乎没人过来。有时候,人和人的差距,真的就是一、二百米。相差一两百米的距离,看的风景,体验到的感受就是不一样。十王峰顶没了人的喧闹,反而显得更像仙阙天庭。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仰望苍穹,自己仿佛已融化在宇宙天地,化作了一缕青烟。眺望远方,又感觉十王巅峰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舰艇,威武庄严地航行在万顷波涛之中。而自己就是那威风凛凛的舰长。俯视山下,又感觉自己早已是天界仙客,可以长袖弄清风,一吼震乾坤。
在十王峰上很陶醉地享受了带上来的干粮。然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接着向花台进军。天台到花台4500米,据说一路上都是乱石飞度,道路又极艰难。关键是,如果到花台不坐缆车下山,还得原路返回。索道,我肯定是不会去坐的,但原路返回,又让人心灵崩溃。然而,一句“灵山九华,美在花台”,早撩得我“春心萌动”(三十年前来九华,可没有花台这一景),如此美景我怎能错过?即便要走再多的冤枉路,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前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朋友也是仗义,说昨天浪费了我很多时间,今天再不能给我留个遗憾。他也是拼尽了全力支持我。我很奇怪他昨天跪拜了那么久,咋腰一点都不疼。他说,这就是佛的加持,菩萨的庇护。
从天台过地藏井,就进入梦幻石谷。石谷内山高壑深,峰岭突兀,怪石嶙峋。一路上游人极少,偶尔遇到几个还都是从花台坐索道上来的。石谷里三分相象,七分想象的景很多,关键是观赏的角度。花台景区有大花台、小花台两部分。在大、小花台分叉的三叉平台小憩的时候,跟小店的主人闲聊。得知下山并不是非要返回天台,而从小花台也可以下到闵园。这个消息像给我注射了一针兴奋剂,脚下顿时又变得虎虎生风。
终于到达大花台。其实也就是花台景区的最高峰,海拔1299米。花台顶,有一块刻着“花台”的标志石,其他也没啥特别。花台之美原本主要是赏花,但值此冬季,万花凋零,主角退场,舞台也顿失颜色。环顾四周,景致与十王峰也并无多大差异。
绕下花台主峰,就是一条缠绕在群峰腰际间的栈道。现在栈道见多了,新鲜感消失,眼里也就感觉不到多么美。在栈道上行走纯粹就是在赶路。回到大小花台的分叉路口,估计是因为游人太少,小店早已关门。无法再跟店主确认路线,索性选定小花台下山。下山百把米,便见小佛头、定海神针、石长城等奇景。庆幸要不是从这条路下山,还真错过了很多美丽的景色。不过,这条下山路估计很少有人走。石阶上铺满了枯枝落叶,看得出已经很久无人打扫了。石阶虽然还是完整的,但人气不足,十分陡峭。下山的两个多小时,未遇到一个游人。要不是夕阳还能明晃晃地射进森林,走起来还是挺瘆人的。
下到文殊古院,石阶没了,也没有指向牌。向寺外一位老者打听下山的路,老者口齿不清,说得很不明白。连蒙带猜顺着老者的指引下山,很快就进入一片竹海。出了竹海见到一条水泥路,边上有个类似景区大巴停靠点的一排木制站台。看上面的标识为“闵公生态园”。虽然看到远处有人家,但这个站台附近一个人也见不到,就更别说车了。打景区咨询电话,问这里是否会有大巴经过,得到的回答也是支支吾吾,让打其他电话。此时正好一辆摩托过来,才知道这儿离景区大巴站尚有二三公里。此时已经五点多,天已经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们只好急行军似的快步往大巴车站赶。一路上,路过好多各式各样的庵寺,也无心驻足。待到了天台索道站附近,天已经彻底黑了。黑暗中,隐约看见远处一辆大巴正启动,赶紧边跑边扯着嗓门大喊。还好司机眼尖耳利,在寂静的山野中听到了我们的呼唤。
气喘吁吁地上了车,这才发现整辆车除了司机,就我们俩乘客。在向司机表达完谢意之后就和他攀谈起来。司机听了我们今日的行程,起码给了我们一百个赞。跟他聊起礼佛进香及山上这一天的感受,没想到竟引起他一长段情绪激昂的吐槽。他揭了很多九华山大寺庙的黑幕,也感叹佛国的冷暖。从他的吐槽中,看得出佛界也不是净土一块,哪个领域都存在贫穷差距和不公。他奉劝我们今后要捐功德,最好能选择一些尼姑庵。他说,她们和那些大寺名刹的和尚一样敬佛礼佛,她们甚至还虔诚几分,为啥她们却遭遇门庭冷落,香油不济的境遇?
天,早已黑了。但西边的天际还泛着一丝丝血色的红。很奇怪,它突然让我想起鲁迅文章里的人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