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喜欢把任何事物都往打牌的方向类比,这不,又发现了大学教育与打牌的相似之处。
不要太在乎上大学的时候学什么,也不要在象牙塔里焦虑今后往什么方向发展。
如果把打麻将以及和牌的过程比作寻找事业方向,那么在一次次出牌和吃牌的过程中调整和牌策略,就类似于根据实践和社会需要一步步发现,调整,找准事业方向。
这个调整过程需要依仗牌桌上的局势,既要看自己的牌(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别人出了什么牌(大环境),然后估摸哪种打法胜算更高。
这样的话,大学连洗牌和摸牌都还不算,毕业后就业了才算。经历初次就业,大家各自摸到了一手牌。
然后,在接下来漫长的社会实践中,才开始牌桌上四方竞技。
大学教育更多地是学习打牌,训练打牌技巧。在这个阶段,你需要训练的是思路,方法,开阔眼界,认识牌局。在这个阶段就焦虑要怎么和牌,主打什么牌,太可笑。你手上根本都没有牌,怎么打?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切磋牌艺,训练思维能力,以便上了牌桌后以不变应万变。
把短短四年的大学生活放到漫长的人生中,确实只能算学习打牌的阶段:了解规则,研究规则。
至于大学教育对牌技的重要性,显然不言而喻。好的大学有打牌高手,会教授给你独门技巧,牌局破解之道,以及如何调整和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