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九):小火炉

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在家里烤着火,日子会好过得多。但作为上学的孩子,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学校的。那时的教室,破桌烂椅的,窗子上经常没玻璃,冬天时就是一座寒窑。没有围巾,没有手套,没有羽绒衣,没有大毛鞋,一双破棉鞋穿了又穿,里面总是湿乎乎的。零下几度的天气我们究竟是如何度过的?

都说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冻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我们会带一个小火炉去上学。相信古装剧或古典文学作品的人都知道冬天房子里会点上烧上一个或几个火盆,出门会带个小手炉。比如《甄嬛传》里的娘娘们,当然受宠的烧无烟经烧的银丝炭,不受宠的烧浓烟不断的次等烟。再比如《红楼梦》里小姐公子们冬天出门都会带个取暖的手炉。当然了,他们的手炉都特别精致可以当艺术品,我们的则极为简陋。没办法,那时条件实在是太差。

我们的小火炉一般是废弃的小铁皮桶做的。首先是废物利用嘛,其次是方便携带。也有弄不到废弃铁皮桶的,只能用废弃的小搪瓷盆子。盆子不行,口太大,不利于保热。当然,小小的铁皮桶保热也不行,一点点大只能放一点点炭,很快就烧完了。我们一般也不带多少炭,两三节课就没了。为了省炭,妈妈们经常给炭盖上厚厚一层有火星的木柴灰。有时候盖的太厚,不小心把火弄得快灭队了,我们就会抡起炉子在空中转圈,抡得呼呼的,不一会儿火就着了。这样做还是很有科学依据的:在短时间内给木炭补充大量氧气,火自然就旺起来了。

我们只有在极冷的天气里才会偶尔带一次小火炉,因为在空旷的地方特别耗炭,而且还不大暖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日下午,从HZ城上完研究生课回来,见时间还早,太阳还不错,决定回老家去陪陪奶奶和家人。 回到妈妈家...
    依然是水阅读 3,856评论 0 0
  • 001 外显和内涵 叙述文的材料是客观的事物,那什么是客观的叙述呢?客观事物是指那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简单...
    财务自由的社群运营人苏宝阅读 3,808评论 3 13
  • 今天的晨读刚好给了我这段时间一个答案,怎么样去理解一本书做好读书笔记。 我以前看书都是只是看,不做任何回看,所以对...
    哈村de冬天阅读 2,61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