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志的那首《关于郑州的记忆》勾起了去郑州的欲望,今年九月携小宠物一起去郑州游玩,去留下属于我们的郑州的记忆。
关于郑州的记忆,美食不忘冒菜馆。刚到住宿的地方我两很开心,这儿的空间相对较大,又在临街不远的地方,出行比较方便。稍微洗漱一番,结伴出去觅食。我们到的时间有些尴尬,是下午三四点,吃午饭略晚,吃晚饭尚早,出去发现这里好多吃饭的地儿都没在营业,这个是我没想到的,我觉得人口量如此充足的地方吃饭的人比较多,是可以支撑饭店全天候营业。小宠物东看西看先是要去吃一家紫菜包饭,我两进去觉得有些冷清,店主也是那种爱答不理的样子,尴尬的站了会儿转身离开。从这家店出来后刚好看见对面街边有家冒菜馆,我两又都想吃些汤汤水水的东西,一拍即合遂决定去那儿解决这一餐。这家冒菜馆是家庭餐馆,煮菜的是婆婆,调味的是媳妇,两人配合的很流畅。我两选完菜后坐着一边看街边流淌的行人,一边忍受的饥饿耐心等待我们的午晚餐。也不知是饿的久了还是人家确实味道特别,我两吃的很香,很满足。这是我们在郑州吃的第一餐,也是记忆最深刻的一餐。
关于郑州的记忆,游玩不忘贪财导。在来郑州之前我两去了趟大同的恒山,体验不错,当时我们就商量的要把这五岳三山尽快游玩一圈,因此我们计划要去爬一下嵩山,这都到了嵩山那就自然而然地去一下少林寺。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报了个团,包括少林寺、嵩山和龙门石窟。一大早我两早早去到乘车点,在那个公园附近买了点儿早餐,匆匆吃罢等待着旅行大巴。大巴来后我们选择二层最前排,这样视野好很多。和我们并排的一个年轻的福建女孩儿唱歌很好听,性格也很活泼。另一位是一个老阿姨,可能是对智能手机的一些操作不是很熟悉或者是儿子不放心,一上车就给儿子报备自己现在的状态。对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确实需要我们每个年轻人重视,我们应该多一些耐心,给家里老人多一些操作的讲解。导游倒是在车上还好,不是很聒噪,我两睡得还行。可是从到了少林寺开始,旅游体验开始变得很差。到少林寺这个导游就各种夸赞现在的方丈释永信的商业逻辑特别好,没有这位会经营的方丈少林寺会怎么破败之类的,后面又是卖那个什么少林膏药之类的,总的来说对少林寺的文化内涵之类的讲解几乎没有,满口满眼都是钱钱钱的样子,很浮躁,完全金钱化的动物。说到嵩山,就是让我们看了一眼,然后就急匆匆的带我们去龙门,一路上给我们推荐那个什么龙门水席。听话的去吃那个水席的她就眉开眼笑,像我们这种自己解决午饭的她就比较冷落。饭后到龙门石窟以后这位导游也是很少对文化的剖析讲解,都是些口水话,整趟旅行下来我们没有怎么领略到这里的文化魅力,都不如看个记录片收获大。返程路上这位高导还恬不知耻的要求我们给她好评,我的小宠物装睡被她摇醒,推托说手机没电人家说可以提供充电宝,真的很无语。诚然这儿的人口众多,这里的各种资源无法支撑这么多的人口发展,人们因此浮躁也是正常的,但是作为服务业难道不应该好好提升下服务的质量吗?!
关于郑州的记忆,文化不忘千年骨笛。到一地要去一地的博物馆是我两的共同爱好,到了这中原文化积淀深厚的郑州当然要去省博物馆一游。不巧的是我们去的时候它的主馆正在修缮,我们只能去一个偏馆参观。进入馆内我们美团上买了一个电子讲解,一边听人家讲解一边往前挪动。可惜因为单位电话不断我没能连续的参观,所以对这里藏品的印象也比较分散,时隔几月我能想起来的也就是那个贾湖千年骨笛。这玩意儿可能是人类对音乐的初始追求,不禁想象到那时制作骨笛的古人可能还饿着肚子,但是听着这骨笛吹出的优美音乐竟然可以三月不知肉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可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这也就成就人类生活的美妙吧!
关于郑州的记忆,有吵杂、有拥挤、有燥热,但是更多的还是一些小小的美好吧!
2020-12-23 龚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