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友:
不断告诫自己:把"完美"放在"完成"后考虑
要先完成,这样才有完美的资格
现在,立刻,马上
现在,立刻,马上
现在,立刻,马上
我提醒大家,在下手做事情之前,最重要的是想明白怎么做。而不是傻做。
学会怎么先干活后玩耍
或许会这样:需要做的也许可以完成,但是想要做的却永远都做不到。。。
有效计划能够让那些模糊不清的任务变得清晰起来。
我:
完美主义是事情耽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完美主义是创造力的敌人。
没有完美的人。
对失败的失能性畏惧。
“只要我们不行动,我们就不会失败”
尝试“不要脸”,放下自己很高的自尊
比别人有更多运气的原因似乎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其实更科学的解释是:拥有运气的方法是尝试新事情、小事情。
Pareto法则:20/80准则。用在时间管理:用20%的时间可以完成80%的工作。
减少自卫性。当收到负面的feedback时,就阻止自己回击。
豆瓣里分析很好的https://www.douban.com/note/143897203/
作者:刘虓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59341/answer/160867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追求卓越,但不要完美主义——哈佛大学泰勒博士幸福课笔记之五
张激志
一、“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
法国18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伏尔泰说:“‘完美’是‘美好’的敌人”。
丘吉尔说:“完美主义让人瘫痪”。
泰勒博士的研究表明,苛求完美恰恰是人们寻求幸福最大的障碍!
泰勒博士发现,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是要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
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完美主义其实是复杂的,并且指出完美主义在某些时候其实是推动人们努力工作并为自己设定高标准的重要动力。
渴望成功是人类的天性。许多人都会不断激励自己以实现越来越高的目标,这常常能够带来个人的成功以及社会的进步。较高的期望确实能够带来较大的成就。然 而,在追求一个成功并满足的人生时,我们成功的标准必须是现实的,而且我们必须享受其中,还要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需要把梦想建立在 现实上,并且欣赏自己的成功。
据此,当今的心理学家们将完美主义分为适应的、健康的“积极完美主义”和不适应的、神经质的“消极完美主义”。而泰勒博士将“消极完美主义”直接称为“完美主义”,而将“积极完美主义”称为“最优主义”。
二、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完美主义者认为人生道路应该是一条笔直的直线;最优主义者则把人生看做不规则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线。
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最优主义者把挫折和失败看做最好的自我成长反馈。
完美主义者教条、苛责、防备心强;最优主义者具有适应力、宽容、乐于接纳意见。
完美主义者只关注结果,以致他们热衷于设定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最优主义者在奔向目标的同时,还会享受过程中美好的一切。
完美主义者和最优主义者最关键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拒绝现实的,而后者接受现实。
完美主义者 最优主义者
拒绝失败 接受失败
拒绝负面情绪 悦纳负面情绪
拒绝成功 享受成功
拒绝现实 直面现实
三、“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的案例(略)
四、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的根源,是幼儿式的二分法思维模式。也就是 “要么全有,要么全无”(all or nothing)的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者的世界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事情只分为对或错、好或坏、最坏或最好、失败或成功。他们的眼中没有过渡环节,没有偏差,没有复杂的特殊情况。正 如心理学家阿瑟•帕克特(Asher Pacht)所说:“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连续统一体上只存在两极,他们无法意识到还有一个中间地带。”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方式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对那些被这种极端思维所控制的人来说,在通往终点的直线道路上,任何一个偏差,无论是多么微小、多么短暂,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不幸的失败。
完美主义对失败有强烈的情绪。如果做不到最好的,那就是最差的。如果你不是完美无瑕,那你就是一无是处。要么就是非凡,要么就是平庸,没有中间地带。
最优主义者认识到,虽然这些标准是存在的(你在比赛中赢了或输了,你 追求目标成功了或是失败了),但是在两个极端的中间还存在着许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对他们自身而言是必要的,并且价值非凡。最优主义者在不算完美的表现 里也可以找到价值和满足,也就是“幸福”。这是作为完美主义者所无法得到的。
五、“足够好了”的生活
幸福存在于某一点上,这一点被当代人称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但是,平衡点到底在哪里?在21世纪的现实世界对我们的压力之下,什么是最佳方法,可以真正帮助我们平衡我们所有的承诺和期望,帮助我们在所有需要做和想要做的事情上找到平衡点?
泰勒博士反思了自己整体的状况,确定了对于他的生命而言最重要的五个方面:作为父亲、作为爱人、我的专业、我的朋友以及个人健康。泰勒博士发现,虽然有的人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好,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五个方面都做得很好,甚至在大多数方面做得好的人都没有。
要成为最优主义者需要做出极大的调整,泰勒博士采用了一整套全新的方法来管理他的时间和期望值。
第一步,接受一个现实———我无法面面俱到。
第二步,去问自己,在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五个领域里,每一个方面做到什么样子就算“足够好了”。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可以每天花12个小时在工作上;而在真实世界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好了。在一个完美世界里,我可以每周6次、 每次花90分钟练习瑜伽,并且会花差不多的时间去健身房;而在真实世界里,每周2次、每次1小时练瑜伽,加上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已经足够好 了。同样,每周只能和我妻子外出一次,每周只能和朋友们见一次面,只有剩下不多的晚间时光在家里与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共度,这确实和我完美主义者的理想相差 甚远,但是这样(只能是这样)已经足够好了。而这些在我看来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在各种各样的要求和生活的限制下,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好的安排。
泰勒博士说,采用“足够好了”的思维方式后,我的压力减轻了许多。我修正了自己一系列的期望值,一种未曾有过的满足感替代了过去一贯的挫败感。同时,出乎意料的是,我的精力更充沛,注意力更集中。
我从完美主义者的幻想世界走出,慢慢地转变为一个最佳的、“足够好了”的现实主义者。
“足够好了”的思维方式背后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接纳和遵从我们生命的限制,然后寻找最佳的或是接近最佳的方式来分配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事实上只有“足够好了”这种思维方式才真正可以引导人们做到最好——达到个人表现的最优水平。完美主义者的狭窄途径试图在生命的每一个方面都达到完美,最终只会导致妥协和挫败:在现实中的时间限制下,我们确实无法什么都做到。
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才能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同时迎接成功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请停止追求完美,现在就开始过一个更幸福的人生;做一个“最优主义者”,拥抱幸福吧!
作者:刘虓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59341/answer/160867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追求卓越,但不要完美主义——哈佛大学泰勒博士幸福课笔记之五
张激志
一、“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
法国18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伏尔泰说:“‘完美’是‘美好’的敌人”。
丘吉尔说:“完美主义让人瘫痪”。
泰勒博士的研究表明,苛求完美恰恰是人们寻求幸福最大的障碍!
泰勒博士发现,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是要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
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完美主义其实是复杂的,并且指出完美主义在某些时候其实是推动人们努力工作并为自己设定高标准的重要动力。
渴望成功是人类的天性。许多人都会不断激励自己以实现越来越高的目标,这常常能够带来个人的成功以及社会的进步。较高的期望确实能够带来较大的成就。然而,在追求一个成功并满足的人生时,我们成功的标准必须是现实的,而且我们必须享受其中,还要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需要把梦想建立在现实上,并且欣赏自己的成功。
据此,当今的心理学家们将完美主义分为适应的、健康的“积极完美主义”和不适应的、神经质的“消极完美主义”。而泰勒博士将“消极完美主义”直接称为“完美主义”,而将“积极完美主义”称为“最优主义”。
二、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完美主义者认为人生道路应该是一条笔直的直线;最优主义者则把人生看做不规则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线。
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最优主义者把挫折和失败看做最好的自我成长反馈。
完美主义者教条、苛责、防备心强;最优主义者具有适应力、宽容、乐于接纳意见。
完美主义者只关注结果,以致他们热衷于设定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最优主义者在奔向目标的同时,还会享受过程中美好的一切。
完美主义者和最优主义者最关键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拒绝现实的,而后者接受现实。
完美主义者 最优主义者
拒绝失败 接受失败
拒绝负面情绪 悦纳负面情绪
拒绝成功 享受成功
拒绝现实 直面现实
三、“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的案例(略)
四、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的根源,是幼儿式的二分法思维模式。也就是 “要么全有,要么全无”(all or nothing)的极端思维。
完美主义者的世界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事情只分为对或错、好或坏、最坏或最好、失败或成功。他们的眼中没有过渡环节,没有偏差,没有复杂的特殊情况。正如心理学家阿瑟•帕克特(Asher Pacht)所说:“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连续统一体上只存在两极,他们无法意识到还有一个中间地带。”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方式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对那些被这种极端思维所控制的人来说,在通往终点的直线道路上,任何一个偏差,无论是多么微小、多么短暂,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种不幸的失败。
完美主义对失败有强烈的情绪。如果做不到最好的,那就是最差的。如果你不是完美无瑕,那你就是一无是处。要么就是非凡,要么就是平庸,没有中间地带。
最优主义者认识到,虽然这些标准是存在的(你在比赛中赢了或输了,你追求目标成功了或是失败了),但是在两个极端的中间还存在着许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对他们自身而言是必要的,并且价值非凡。最优主义者在不算完美的表现里也可以找到价值和满足,也就是“幸福”。这是作为完美主义者所无法得到的。
五、“足够好了”的生活
幸福存在于某一点上,这一点被当代人称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但是,平衡点到底在哪里?在21世纪的现实世界对我们的压力之下,什么是最佳方法,可以真正帮助我们平衡我们所有的承诺和期望,帮助我们在所有需要做和想要做的事情上找到平衡点?
泰勒博士反思了自己整体的状况,确定了对于他的生命而言最重要的五个方面:作为父亲、作为爱人、我的专业、我的朋友以及个人健康。泰勒博士发现,虽然有的人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好,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五个方面都做得很好,甚至在大多数方面做得好的人都没有。
要成为最优主义者需要做出极大的调整,泰勒博士采用了一整套全新的方法来管理他的时间和期望值。
第一步,接受一个现实———我无法面面俱到。
第二步,去问自己,在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五个领域里,每一个方面做到什么样子就算“足够好了”。
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可以每天花12个小时在工作上;而在真实世界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好了。在一个完美世界里,我可以每周6次、每次花90分钟练习瑜伽,并且会花差不多的时间去健身房;而在真实世界里,每周2次、每次1小时练瑜伽,加上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已经足够好了。同样,每周只能和我妻子外出一次,每周只能和朋友们见一次面,只有剩下不多的晚间时光在家里与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共度,这确实和我完美主义者的理想相差甚远,但是这样(只能是这样)已经足够好了。而这些在我看来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在各种各样的要求和生活的限制下,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好的安排。
泰勒博士说,采用“足够好了”的思维方式后,我的压力减轻了许多。我修正了自己一系列的期望值,一种未曾有过的满足感替代了过去一贯的挫败感。同时,出乎意料的是,我的精力更充沛,注意力更集中。
我从完美主义者的幻想世界走出,慢慢地转变为一个最佳的、“足够好了”的现实主义者。
“足够好了”的思维方式背后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接纳和遵从我们生命的限制,然后寻找最佳的或是接近最佳的方式来分配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事实上只有“足够好了”这种思维方式才真正可以引导人们做到最好——达到个人表现的最优水平。完美主义者的狭窄途径试图在生命的每一个方面都达到完美,最终只会导致妥协和挫败:在现实中的时间限制下,我们确实无法什么都做到。
摒弃完美主义者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才能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同时迎接成功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请停止追求完美,现在就开始过一个更幸福的人生;做一个“最优主义者”,拥抱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