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运转》第八章组织变革

一、变革时机

1.组织变革的正确起点应该在A点。因为一个组织处于充满生机的上升期时,它有足够的资源,特别是拥有很好的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能确保在第一条曲线开始下滑前,让新曲线及时超越其最初的摸索、挣扎期。

2.在严重下滑的时候(见图8-3第一条曲线的B点处)才着手准备变革,但往往为时已晚,无力回天。

案例8-1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两次战略转型

图8-4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第一次转型

图8-5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第二次转型


二、第三空间,让正确的人上车

1.一个有足够吸引力的第三空间,应该让人们看见两个东西:一个是利益,一个是成长。

2.利益分为显性利益和隐性利益。一开始必须特别强调显性利益,这些往往和资源享有、经费补贴有关;而隐性利益也必须创造条件尽早地让人们看见。

3.成长可以分为点状成长和线性成长。一旦进入第三空间,应该创造条件以不同的方式使人们在短时间里看见点状的成长。随着变革的推进,要使人们开始感到自己或者别人系统性成长的可能路径。

4.在搭建第三空间的同时,必须考虑对变革先锋队的培育。在先锋队培育方面,首先要慎重选择培育对象。

a.仅仅有热情和态度远远不够,还必须有披荆斩棘、解决问题的能力,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高强本领,尤其是解决复杂问题、疑难杂症的能力。这样的人大都不容易激动,也不会听了一个报告就被说服,他们深思熟虑,喜欢向你多问一些问题,有些甚至是你没有想过的问题。

b.能够领导先锋队的团队领袖应该有过持续成功的经历

c.评价机制的跟进更为关键。要加大对变革团队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支持人员把他们视为客户,也包括变革先锋队作为客户如何评价支持人员。这些都是从组织结构角度保障变革健康推进的重要策略。

案例8-2 北京市十一学校“从教到学”变革团队教育教学诊断指标变革前后对比

说明:

1)变革后的指标,去掉了一些对“教”的描述,增加了对“学”的关注并进行了更加具体的行为描述。

2)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出发,学习效果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而是要启动学生学习的自我系统。

3)在从教到学的战略背景下,关注教师由知识给予转向引导、支撑的作用。

4)在从教到学的战略背景下,如何确保课堂转型的品质,需要体现在由学科能力渗透向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转变,因此增加了这类题目。

d.培育先锋队不可只选一棵独苗,应该有意识地选择多元、多样、多个团队,从年级到学科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规避可能的风险。

e.那些始终对未来有着敏锐的感知,对组织的未来密切关注,不断刷新自我的人,是一个组织的宝贵财富。

4.每个先锋队在变革之初和变革全过程中,都要重视对风险的管理。

通过网格图的评估,大家对风险的认识与第一轮投票的顺序结果相比更加理性,也更方便找到管理风险的措施。如此,下一步就可用风险管理工具(见表8-1)p153

三、探索期的管理

1.图中从A点到C点两条曲线中间的斜线带,是组织变革过程中艰难的探索期。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内动荡、挣扎、冲突甚至混乱,这个时期的领导力决定着这个斜线区面积的大小,也决定着第二条曲线能否在C点,也就是第一条曲线尚未下滑的时候,脱颖而出。


2.应该只选取其中的关键人物,全方位地帮助他们实现转型,这样做意义非凡。何为关键人物?就是具有“卡脖子”效应的人物。

3.最成功的领导者是把下属培养为领导者的人,是把领导者培养为变革者的人。

4.有意设计一些成功,尤其是有意培育一批速赢项目,以支撑变革挪到C点就非同小可。

a.领导者必须通过数据汇总、因果分析,去擦亮闪光点,放大成功的价值,并通过有仪式感的方式庆祝成功。

b.比较容易操作的方式是搭建分享的平台,让各路变革先锋队的队员展示阶段性探索成果。

5.探索期管理的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坚持鼓励先进,允许落后。变革时最忌讳的是把一个组织分为对立的两个群体。

四、组织再造

1.组织再造的重点在教育教学一线。

2.如果一所学校正在某一个学科/年级推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变革动作重大,方向关乎学校未来,那么,把这个学科/年级主任调整为校长的直接下属就很有必要

3.学校里支持人员的调整相对容易却至关重要。甚至支持部门也可以根据变革后的需要重新整合。让支持人员更便于把资源配置到一线,

4.即便战略高层,也会随着变革节奏调整他们各自的站位。如果新一轮变革的学术性极强,对学术委员会的责权利就应有新的、更多的考量。如果变革朝向更好地落实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代表大会、家长代表大会就应有更大的作为。

五、培育内心的哨兵

1.有人说,学校最大的风险来自校长,学校最大的瓶颈往往也是校长。

2.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坚定地与自我感觉良好告别,时刻对自己和自己所领导的组织保持警觉。培育你内心强大的哨兵,对风险的扫描应该成为自己工作的常态,甚至应该有些夸张地在组织内有意推销面临的风险。

3.杰出的领导力专家约翰·麦克斯韦尔(John Maxwell)曾经满怀深情地说,真正的领导者将自我放到一边,竭力去培养超越自己的继任者。他们做好规划,在他们依旧以最快的速度奔跑的情况下,淡然自若地将接力棒传递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