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破医案1(水肿四则:越婢汤、禹功丸、肾气丸、四神丸)

本文医案均来自《李泽清医案》

医案一

12岁男学生,病起前五天畏寒发烧,现在全身浮肿,面部和上半身尤甚,尿短黄,纳差,

口微渴,舌质淡红苔白,脉浮。

麻黄9,石膏18,姜皮6,甘草3,大枣3枚

苍术9,茯苓12,泽泻12,苓皮12,陈皮9,建曲9

三剂

服药后寒热已解,小便量多,浮肿渐消。

风邪外袭,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下属膀胱,导致风水,于是有浮肿症状。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金匮要略》)

越婢汤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15枚,甘草二两

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

【个人分析】

脉浮——还有表症,这个肿也是外感所致——越婢汤

全身浮肿但尿短口渴——水液没有正常分布——五苓散思路:茯苓、泽泻,苍术换白术,移动

性和泻水力量更强(黄元御《玉楸药解》)。

茯苓皮、陈皮增加针对水肿力量,陈皮还能燥湿理气,可针对纳差

建曲——神曲+紫苏、薄荷、防风等解表药+山楂、麦芽等消食药+木香、枳壳、陈皮等行气药

——针对此人有表症和纳差的胃部不适

医案二

20岁女工人,患慢性肾炎,1976年10月23日急性阑尾炎手术后,肾炎复发。11月9日来

诊,腰痛尿少,全身浮肿,腹部膨胀,纳差,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脉缓。

党参9,白术9,山药12,枸杞9,杜仲9,寄生9,

建曲9,陈皮9,法半夏9,木香6,

茯苓12,泽泻12,滑石12,车前子12,茯苓皮15,薏苡仁15

【个人分析】

方子基本分三部分,属于香砂六君子加减:

第一行——补脾肾——肾炎浮肿,脾肾虚

第二行——消食理气——有腹胀纳差情况

第三行——健脾利湿,打算把水尿出去

似乎都考虑到了,但是患者服后只有饮食稍微好转,浮肿没有消,加姜皮也没改善。

因为吃咸菜,浮肿加剧,下肢肿甚,兼见腹胀(腹水)。急用禹功丸,肿胀渐消,食欲好

转。还有腰痛、足跗微肿、舌红苔少、脉细数。

熟地12,枸杞9,牛膝9,杜仲9,山药12,

薏苡仁15,防己12,茯苓9,泽泻9,滑石12,五加皮9

禹功丸:二丑,小茴香

【个人分析】

为何第一方不行?

从下方猜测,可能是补肾和逐水的力度不够。

吃咸菜加剧——肾功能不行,结合后面的舌红脉数表现是肾阴虚

足部浮肿——防己

∴第二方相比第一方对于补肾更有针对性

医案三

52岁女社员,患慢性肾炎三年,时好时坏,此次发作重,腹胀,下肢浮肿光亮,按之陷不

起,食欲减退,面色淡白,舌质淡,舌体胖大,脉缓。

用肿半截丸——二丑、老姜、红糖、大枣

六天肿胀消除,仅足跗有微肿。

熟地12,山药12,丹皮9,茯苓15,泽泻12,肉桂6,附片9,

牛膝9,黄芪15,

枣皮9,车前子12,防己12,薏苡仁15

【个人分析】

第二方思路:补肾利水

那么提问,这里是肾阴or阳虚?

根据症状面色淡白、舌淡胖大以及方为肾气丸加减,应是肾阳虚。

医案四

26岁男工人

慢性肾炎两年病史,近来浮肿加剧,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便溏,腹胀满,面色苍白,舌

淡苔白,脉缓弱。

党参9,白术9,茯苓9,山药12,莲子12,大枣3枚,

桔梗6,陈皮9,砂仁6,

炒扁豆9,茯苓皮15,姜皮6,炒薏苡仁12,大腹皮9,五加皮9

【个人分析】

第一行:补脾肾——肾炎打底思路

第二行:理气——因为腹胀满、食欲不好

第三行:五皮饮逐水

上方服用六剂诸症减,精神食欲佳。自诉鸡鸣必泄泻,完谷不化。

破故纸9,吴茱萸3,煨肉豆蔻9,北五味子6(——四神丸

条参12,白术9,茯苓12,甘草6,山药12,莲子12

车前子12,陈皮9,茯苓皮15,薏苡仁15

【个人分析】

第一行:四神丸——五更泻——脾肾阳虚

第二行:补脾肾,莲子平补脾肾

第三行:利一下水


此文只是自己学习分析,欢迎同道交流指正。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孝感地区卫生局.李泽清医案[M].1980.

[2]杨晶艳,刘思静,范雨,等.建曲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J].中成药,2024,46(11):3740­374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
    午夜微风2020阅读 619评论 1 2
  • (三)除湿利水茶 324.荷叶茶 原料:荷叶10g、绿茶3g、冰糖12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
    子会说阅读 2,076评论 0 0
  • 1、牙痛方 组成:升麻10克 生石膏30克 白芷9克 细辛9克 甘草3克 骨碎补18克(炒) 川椒6克(炒)制川乌...
    刘毅生阅读 506评论 0 1
  • 真武湯可視為苓桂朮甘湯、五苓散的加強版 從感冒的框架下來看,苓桂朮甘湯與五苓散用起來都有極限,要用更強的方,...
    六经阅读 11,913评论 0 6
  • 肿之由于水气者,谓之水肿。 内经云:“水之始起也,目窠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
    程道波阅读 1,576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