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个月以前我订购了的知识付费有奶爸的 英语课程,孙圈圈的分答,薄荷阅读的英语阅读,蔡叔的蚂蚁私塾,还有最近的熊猫读书。
动机:
那么我订购的初始动机是什么,学习。为什么学习,焦虑,期望这些在未来的生活里能够用到,可以升职加薪,可以提升思维,可以多读书,可以提扩大社交圈,可以遇到想遇到的人。
但实际的情况呢,最近的半个月几乎不会去点开这些推送的提醒消息,是我厌倦了吗。
先总结下我的感受,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我都想看。
每天你都会提醒我看。早上提醒我,晚上提醒我。
一天天过去了,而我还是没有点开去看。
疲惫:
我有种压迫。
压迫从哪里来,如果我不看,我会错过这些,很多知识我会不知道。那你为什么还不看。
前面说有很多的动机,其实我最想要的是社交。
蚂蚁私塾带给我的成长是最多的。因为线下有社交。比较靠谱。
为什么社交带给我的能量有这么大?
我的圈子很小。我不仅仅想要圈子,还想要高质量的圈子。一方面我从知识付费里能看到很多有用的信息,一方面,我可以认识很多的人。还有一方面,我常常感觉自己在思维上比较low。我需要提高这些思维。
然而随着学习的推进,我发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当我感觉自己走得越来越远的时候。我发现周围的人是那么low。似乎我处在两个层次的中间。我想上去但是却很缺氧,我又不愿意和当前的人在思维上为伍。他们平时说的话听起来就是很low,且漏洞百出,也没有争论的必要。感觉在社交上我遇到了瓶颈,我似乎应该想想怎么处理社交的问题。不因让社交让我感到疲惫。我应该游刃有余的处理这些事情,因为我是更高等的cpu啊,不能说一些简单的任务就处理不了对吧。即便你是高级的处理器配置里便宜的显卡,也不能掩盖你就是高级处理器的事实.
在私塾的学习里,还是有很多心路历程的。
在私塾里,有很多牛人,有的岁数比我小但能力很强,有的年纪比较大,所处的行业也比较有社会地位。有的和我差不多大,也比我强。我忽然发现看到的都是比我强的,这也是一个让我产生压迫的原因。我的前女友家境比我家里好很多,我也很有压迫。我的同期毕业的同学有的工作很好,薪资要比我多很多,也比我强。似乎和比我强的我都不能放松,无形中产生了一种竞争。很多时候,我不能好好做自己,这很容易让我我迷失了最初的目标。我常常告诉自己 ,不要去关心,不要去在意。前进的路上有各种诱惑,各种冷嘲热讽。当所有的活动归结于平淡时,我发现我被自己所打败。对于外界的压力,我常常能够忽略,甚至去反击,对于内心的挑战,却常常茫然不知,就像一个bug,一点点的瘫痪整个系统。我常常想写下这段文字,但是却没有头绪,现在不会倾诉,也不会去爱别人。在表达沟通上面,我似乎缺失了很多。我好像偏向于去想,我想要别人来理解我的想法,但是却无人问津。对于外界的挑战,又常常忽略,不去关心。那种渴望,来自内心的被理解,被拥抱。常常有种雪夜登山的错觉,这条路很难走,但你得坚持,虽然你不知道黎明什么时候会到来,但你得一直走下去,除此以外,不会有别人来了,不会有补给了,别睡着。
情绪这个东西很难控制。为什么呢,明明我很不关心啊,但恰恰是我很关心的事。
大有一种刘邦他老爸被项羽抓起来的感觉。刘邦对项羽说,羽兄,你我乃结拜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爸也是我爸,你杀了他,记得分我一块肉吃啊。但刘邦为什么要这样说,他要成就大事,他要下得了这个狠心,当然了最后刘邦他爸最后还是被释放了。
那么对于我来说呢,曾经不care的事情有什么呢?
我不care白菜的82。我不care朱雀。我不care其它的来自外界的挑战。
我能怎么办呢。我还很弱小。
我无知,我体胖,我口才不好,我理解能力不强,我毅力不强,我执行力不强,我不是那么聪明,我只会傻笑。
一个胖乎乎的傻子,时常词不达意,时常思绪不清,时常想的太多。
第二想要的是要改造自己。
我运动,我想要新工作,我需要新的思维,我需要做产品经理。我没有过英语四级,我需要提高英语水平,我需要提高自己,遇见喜欢的人不会自己那么low。
事实上,我那么弱小。LOW的一匹。
我的想法和想做的实在太多,时常我觉得很多事情可以并行去做,比如上班的间隙就想看会推送的消息。然而却没有点开。
那是一种疲惫。思维上的疲惫。
什么时候才可以做得更好呢,黎明什么时候才会到来呢,我要做到怎样的程度呢?
好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恩,规划,很乱很杂,你所订阅的知识付费都想扔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