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立秋,暑气虽未全然消退,午后的阳光依旧带着几分燥热,可风里已然悄悄藏进了秋的讯息 ,夏天正缓步迈向夏末秋初的交界。
这是一段奇妙的过渡时光:白日里或许还能瞥见夏的热烈,蝉鸣未绝,草木仍带着浓绿的生机;
可清晨与傍晚,风拂过肌肤时已少了几分黏腻,添了些许清透,偶有落叶打着旋儿飘落,像在悄悄预告季节的轮换。
这般兼具夏的余韵与秋的初姿的景致,美得层次分明:
荷塘里,荷叶虽不复盛夏的繁盛,却多了几分疏朗,偶有残荷卧于水面,反倒衬得晚开的荷花愈发清丽;
田埂上,稻穗开始染上浅黄,与仍在摇曳的野花相映,织就一幅既有生机又含丰饶的画卷。
如此良辰美景,自然逃不过古代诗人们的笔触。他们早已将这夏末秋初的独特韵味,藏进了字里行间。

1、《夏末野兴》
陆游〔宋代〕
半世天涯倦远游,还乡不减旅人愁。
数声相应鸠呼雨,一片初飞叶报秋。
山坞风烟僧院路,河梁灯火酒家楼。
绝知雪鬓宜蓑笠,分付貂蝉与黑头。
2、《夏末枕上听雨戏占》
张问陶〔清代〕
梦醒浑疑枕簟清,电光圆划小窗明。
神龙十万开鳞甲,送遍人间夜雨声。
3、《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朱庆馀〔唐代〕
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
此地折高柳,何门听暮蝉。
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空感迢迢事,荣归在几年。
4、《夏晚望嵩亭有怀》
罗邺〔唐代〕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5、《夏末野兴》
陆游〔宋代〕
漠漠川云阖复开,天公试手挽秋回。
参差小市林边出,缥缈疏钟雨外来。
土塯饭香供晚饷,布帘字大卖新醅。
归舟自逐轻鸥去,不用城笳抵死催。
6、《夏末蝴蝶》
添雪斋〔近现代〕
记忆空间复暂停,流离镜像入幽冥。
残阳影与光微紫,莲子梦随心淡青。
偶有透明蝴蝶骨,重携疲倦废墟灵。
宛如预演淩迟剧,一睨伤痕破碎形。
7、《暮夏初晴即事》
朱晓琴〔清代〕
暮夏斋头事事清,瑶琴一曲弄天晴。
桐阴带润蝉吟急,荷净含香鹭浴轻。
初霁浮云浑有意,新凉入扇已无情。
眼前领得时真景,绝胜园林自在行。
8、《夏晚南墅》
蔡襄〔宋代〕
夏竹侍前楹,凉襟析旧酲。
叠云封日茜,斜雨著虹明。
鱼动池开晕,蝉移树減清。
葭洲烟向暝,凫鹜自相迎。
9、《夏晚泛湖》
释英〔元代〕
杨柳阴中舣小船,芰荷香里耸吟肩。
雷声惊起云头雨,塔影倒摇波底天。
群鹭远明残照外,一僧闲立断桥边。
菱歌袅袅知何处?满袖清风骨欲仙。
10、《夏晚野行》
秦涌〔清代〕
牛背歌儿度远烟,东风拍拍雨余天。
溪前忽露晴光晚,唱起垂杨无数蝉。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