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束思想的流光
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分享我在读书生活中的一点点感悟。看见一张张年轻的,充满朝气的面庞,我仿佛看见一棵棵树,扎下根,吸足养分,不断向上成长着,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这些老同志所羡慕的。但是,即使是一棵树,也要从阅读的乱象中走出来。
现象1. 思想也要“断、舍、离”。
当下流行一句话,叫做思想也要“断、舍、离”,“断、舍、离”源自日本的收纳大师,他们奉行生活的极简主义。而思想也要“断、舍、离”是因为现在到了知识碎片的时代,信息超载让我们每天被一些垃圾信息包围,从而精力分散,无法专注地投入到专业领域中去学习。而现在的学习,很多人陷入阅读的舒适区,微博、微信公众号、掌上阅读的内容通俗、易懂,新鲜、刺激,能够吸引很多人的目光。真正的专业书籍语言枯燥、理论性强,在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里早早束之高阁,鲜少问津。
现象2.阅读中的独立思考。
叔本华认为,书籍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因为书本知识是作者思想的折射,作为阅读者的我们,如果怀着崇拜的心态去阅读,不加质疑不去思考,那么只能成为被动输入的大脑容器。比如做读书笔记,摘抄出书籍中的主要观点是最省力的方法,仅仅如此就是浮于表面的阅读学习,若在摘抄后面加上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阅读就步入了由浅入深的阅读层面 ,阅读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的输入上,进行思想的输出是更有意义的阅读方式。
从以上现象我得到的启发是:选择。
一是选择阅读的态度。是选择徜徉在阅读的舒适区,在阅读的浅水区徘徊,满足于和低层次人群一样的阅读水平。还是拓展自己的阅读空间,让思想和见解得到一定的提升呢。个人觉得后者更有意义。
二是选择阅读的内容。
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可能脱离时代而不去接触现在的通俗文化,我们被快节奏的生活重压,总是想找出让自己轻松一些的思想出口。就拿我个人来说,稍稍有点空闲,就在手机书城中寻找感兴趣的电子读物,有时遇到吸引眼球的会性急,几天看一本是常事,什么古言清穿、什么魔幻悬疑、什么青春爱情等等,开始是被新鲜的、特异的内容和情节吸引,有时不惜花费银子去追书,可是看着看着,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健忘,有的书可能当时会打动我,可是过后就忘记了,连主人公姓甚名谁都说不全了。可是猎奇心理作祟,仿佛知道自己吃的是没有什么营养的快餐食品,却总是贪恋强烈的味蕾刺激,结果欲罢不能,一本看完又去寻找新的目标读物。
我知道,我们应该阅读一流的书籍,特别是世界名著,这些书籍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瑰宝,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永远闪耀着人性的熠熠光辉。为了让自己的阅读生活更有意义,这个寒假,我在当当网上购买了五本书。有的之前早已读过一些,如萧红的《呼兰河转》,还有的没有仔细品读,但看过相关书评,如钱钟书的《围城》、杨绛的《我们仨》,说实话,在网上买到五本书,只花了六、七十块钱,价格便宜的让我吃惊,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平装本和沈从文的《边城》都是十三块钱,比有些电子书便宜的太多,让我都觉得心痛。大师的名著啊,如何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
寒假我先后读了《我们仨》,同时读了三本电子小说。结果发现,电子书的内容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脑子里满满装着的是《我们仨》。翻开书,我仔细欣赏大师的手写诗稿,揣摩钱钟书先生手握细毛笔奋笔疾书的样子,感叹字迹的潇洒、流逸,心里充满崇敬之情。这本书分三部,内容有多有少,分布不均,显得随意自然。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仅仅不足千字,却深切描绘出了一个迟暮的老人对离别的恐惧和彷徨,为后文定下了暗沉、虚幻的基调。第二部:我们仨走散了。故事仍在梦境中,杨绛先生用朴实、温雅的笔触来描写亲人的生离死别,作者的担忧、感伤、心痛和无助都是行走在古驿道的来来回回中自然流露,没有过多的感情渲染,可以说是借助梦境,平铺直叙,娓娓道来,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用倒叙的手法详尽描述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相濡以沫,苦中作乐,携手并进,分别成为文化巨儒、翻译家和教育家的过程,笔调轻松活泼,包含浓郁的生活气息。
全书构思之精巧,情感之含蓄,语言之精美,表达之隽永,都不失为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何况它还出自一位九十几岁高龄的孤独老人之手,实在为老人的博学多识,坚韧高洁赞叹不已。
在曲曲弯弯的阅读之路中,我完全顿悟:阅读经典,吸取名家的文化精髓,才是丰富我们精神生活,提升我们工作能力的正道。
一本好书,一束思想的流光,循着光源走下去,你会步入灿烂的阳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