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

在上海带着孩子游玩的几天,陆续接到亲戚朋友们的消息。

有人快结婚了,有人生了孩子,有人要换工作,有人处在极度迷茫状态……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这次不外出的话,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我。

我并没有一个怎样度过一生的个人主张,也同样被裹挟在社会大潮和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中,时而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而悲观失望、彻底否定自己。

有人制造鸡血,说你要成功,那么我就追求成功。有人说难得岁月静好,那么我就更愿意去体味平淡闲适。

不是自己的,终将被剥夺。

所以在上海的最后一夜,我失眠了。回到青岛后的第一天第二天,也是如此。

怎么算是在生活?我的后半生该怎样过?

惠特曼说,我这样做一个人,已经够了。

人生于世,问题不是他应该以什么做目的,不是他应该怎样实现这个目的,而是要怎么利用此生,怎么利用天赋给他的这有限的短暂的几十年的光阴。

他应该调整他的生活,使他能够在每一个时刻的生活中享受最大的快乐。

这种真正的享受并不是有意为之,或者是刻意的追求,而是一种对人生的自然态度。

树、花、云、河流、瀑布,可以享受。诗、歌、书、思考,也可以享受。食物可以享受。社交也可以享受。

林语堂说,我始终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的真享受。

忘掉自己,不要把宇宙观限制于人类生活的范围内,和周遭自然的环境和谐相处,人生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实用而合理的概念。

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什么能拿走你的快乐。

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什么能限制你的人生。

珍视时间,不是我的目的,而应该是我每个瞬间的生活准则。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