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堂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多日阴雨连绵,今天云层变薄了,太阳还时不时地露出半个脸,也算是给足了郭家和前来悼念的人面子,老太太今天出殡。

话说老人家已经九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慈眉善目且到老干干净净。因天气酷热难耐引发身体功能性障碍,于近日仙逝,儿孙们疼痛难过自不必说。可按着乡下的说法,悠哉悠哉地活到这个岁数,并不多见,老太太的丧事属于寿终正寝,名曰:喜丧。

儿女们终是认为老太太一生拉扯他们长大实属不易,在外面聘来了戏班,算是唱上一场堂会吧。

看热闹的人、男女老少围了半条街,喝彩叫好声不断。简单的场景布置,有琴师分列两边,中间有一高一矮两个女子,高个的唱男角,矮个的唱女角,她们嗓音洪亮,声情并茂。

民间自有高手在,她们演唱的剧目是河北梆子选段。因为不是行家,我也听不懂她们唱得哪出戏,但是她们全神贯注且有板有眼、字正腔圆的演唱,让我深深折服。

虽然是自由组合在一起的有偿服务,但是她们对戏曲艺术的那份热爱和专注,精神绝对可嘉,值得赞叹。

很多戏曲剧种,随着社会的发展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和传承。年轻人爱好歌唱艺术的大有人在,对戏曲的关注和了解却微乎其微。

顾名思义,河北梆子是流传在河北地界及京城一代的北方戏。它粗犷豪放,通俗易懂,嗓音大起大落,特别符合北方人豪爽洒脱的性格,因此,深受北方人民的追捧和热爱。

小时候,年轻气盛,阅历少,不喜欢咿咿呀呀穿戏服的,无论男人或女人,一概不喜欢,特别是河北梆子和秦腔及豫剧这几种调门极高、唱腔沙哑的戏曲形式,更是感觉呕哑嘲哳、不忍听闻。

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悟透了人生的道理,也从戏文和唱腔里读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心灵深处,越来越喜欢中国各地方的剧种,尽管形态各异,唱腔分门别类,但是,表达的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和情感的追求,传递的都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同时,还可以从各种戏曲之中,领略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人文,实在是开发眼界、陶冶情操的一件大好事。我是认准了这件事,并在里面找到了乐趣,聪明的你,这其中的道理,相信你已经看懂了吧?

告诉大家个秘密,俺婆婆最喜欢听河北梆子,赶明录上几段和她老人家一块听听,一准夸我是个孝顺媳妇。不过,这也说明一点,不服老不行啊,我也是一天天老了,这条路上任谁也躲不过!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者简介:静思、笃行、惠泽、善念、感恩,摒弃所有凌乱的心思和繁杂的情绪,做一朵凡花,在人世间寂静地行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河北梆子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剧种之一,康熙年间,由山陕商人引入河北,她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深度融入燕赵人...
    碧潭止水阅读 2,222评论 2 5
  • 2017年1月19日下午,陕西戏曲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2016陕西大十戏曲事件揭晓新闻发布会在曲江亮宝楼召开。此次...
    范文先生阅读 1,277评论 3 7
  • 知识催生速度——知识和投资组合非常类似,有复合增长效应。资金越多就能越快生出更多的资金,知识越多也越能加速你学习新...
    浅斟意阅读 353评论 0 1
  • 中秋篇 致,友人 很久很久以前,我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远道需要住在学校里,直到周末才有空回家,来回搭车就是两个小时...
    括弧阅读 196评论 0 1
  • 2015-7-27 ”吃饭的时候,他们极力解释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我顿时没有了胃口。做都做了,难听的话说出了口,还...
    张小猫阅读 1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