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城的美好回忆(三)

明月清疯

继续我的凉州城之行吧。

从罗什寺出来,新疆姐姐直接打了个出租车去了高铁站,她要去机场赶飞机。路边剩下了我和兰州的老顽童姐姐。从书院出来不过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先是送走了李英老师,然后是新疆姐姐。我们都曾经是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从各自的家乡来到这里,相互学习,相互陪伴的度过了难忘的几天,然后又各奔东西,从各自的视野里消失了,但彼此的温度,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记忆深处,温暖着未来的人生之路,美好的相逢就是一首首温馨的歌谣,时不时的就在心里响起。

送走了新疆姐姐,我和老顽童也打了个车直奔海藏寺。没想到海藏寺在城外,距离很远,我还以为就在附近呢,既然上了车,索性就继续吧。

一路上司机姐姐一直在手机里跟另一个人发泄着什么,估计对面是个亲戚或者好姐妹什么的,虽然凉州话听不太懂,但那大概意思也能猜的八九不离十,儿子两口子闹离婚,于是作为婆婆的她,便各种的心理不平衡,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被翻腾出来了,气愤以极。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就是生活常态,谁都可能遭遇各种难题和痛苦,但有几个人想过,要改变面对这些问题的心态,让自己能够坦然以对,心平气和接纳或者处理好所有发生的事,而不是这样的大呼小叫呢?不说别人,如果我没有学习传统文化,毋庸置疑,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但很多问题如果自己不想改变,别人说啥也都是白搭。我和老顽童相互看了看,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嘴,还是沉默吧,对于气头上的司机师傅,发泄出来也许会更好。


虽然司机师傅很生气,但对我们俩还是很友好的。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她提醒我们,海藏寺周边正在建个很大的公园,所以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门口,而且这边偏僻,回去不好打车的。“你们俩一人一个拉杆箱,要走过去很累,也很麻烦。”他这么一说,我都有点打退堂鼓了,快中午了,大西北的阳光直直的晒着,又困又饿,想着拖个大箱子的辛苦样子……于是我跟老顽童说:“这么费劲,要不咱们以后再来吧。”“雪师课堂上刚说完,遇到事要不纠结,既然已经到这里,大不了拉着箱子走呗,走一步看一步,什么问题都会在走的过程中解决掉的!”一句话,铿锵有力,立刻打消了我的犹豫不决,选择什么样的人同行真的很重要。很多时候的一念之差就能成就很多事情。“没错,学以致用,不纠结,走!”

可能司机师傅感动于我们的决心吧,于是好心的把我们拉到一个距离海藏寺门口最近的小市场,这样我俩可以少走很多路,然后还告诉我们,回去到哪里打车相对会方便些,西北人的朴实与善良,着实在让人感动了。

我们俩拽着拉杆箱,费劲的穿过那个坑洼不平的小市场,终于来到了海藏寺那古朴的大门口。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所有的建筑都写满了沧桑和雄伟,尤其是那一颗颗百年、千年的大树,更是透出了岁月的幽远。它曾见识过太多的繁华与落寞的更替吧?

还好,门口的居士给我们提供了存放箱子的地方,否则,我们俩得拽着它到处转悠了。

跟罗什寺的热闹正好相反,同样是十五,这里却显得很安静,老顽童咨询了这里的志愿者才知道,这里也是一个上午的热闹,现在大家都去享用寺院提供的免费午餐了,并且提醒我们,也可以去吃,愿意就布施点钱,也可以免费吃饭的,很随意。原来如此!能赶上斋饭可是非常殊胜的事。于是我们俩顺着居士手指的方向,找到了餐厅,掀开门帘,宽敞的餐厅里坐满了人,包括门外的台阶上,每个人手里一个硕大的馍馍,还有一碗烩菜,吃出了满脸的香香的味道。


这种场面,我在雪师的书里读到过很多次,所以并觉得不陌生,反而有几分熟悉的感觉。于是我俩将供养的钱放到功德箱里,然后去发放食物的窗口,领取了相同的食物,小心翼翼的端出门外,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学着大家的样子,一口馍馍一口烩菜的吃了起来,的确香极了!看看周围的人们,都是衣着朴素、老实本分的乡亲,低着头,专注地的享受着眼前的美食。此情此景,真有种说不出的亲戚感,仿佛我们从来就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

我和老顽童边吃边聊,共同的追求让我们有太多共同的话题可以交流和探讨,养命的烩菜、精神食粮的滋养,五月的大西北,晴空万里,庄严的海藏寺,时光仿佛停止了流淌,眼前的一切也定格在了生命的长河里,每每想起,都会荡漾出无尽的幸福与温暖……真的真的很难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