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处理地好,能让学生由衷地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需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可信的形象,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反之,则容易让学生对老师产生质疑,从而不利于教学的开展。特别是在当下,学生接触的多,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往往会将各个老师拿出来比较。这无疑增加了教学中的挑战。
今天的晨读,讲的是如何把问题讲清楚。正好与我的工作关联很大,所以我就以原文提到的观点,来谈谈我在面对学生答疑时的一点思考。
观察
首先,看到学生拿着题,蹦蹦跳跳,或者一脸愁容地过来时,先观察他的状态。一般蹦蹦跳跳的,多是没经过独立思考的,那么可以直接要求他先思考。而那些愁容不展的,多半是思考中遇到了郁结,或者是没有方向的,这才是真正需要指点的对象。
第一关刷掉三分之一。
了解
那么,如何对待这些有疑问的学生呢?最好先对其学习情况做些了解。比如他的基础如何?在哪些方面比较薄弱?如果对新学生情况不了解,也可以围绕近期学习中的知识点,概念,定理,进行轻松自在的互动,简单问一问,以此来摸一摸学生的底。
这些小心机,可不是单独拿5分钟来施展的哦,那样学生就该吓跑了。在拿到学生的问题,一边思考分析,一边顺带着就完成了。
思考分析
思考分析的环节,是整个答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跟学生讲解时的效果。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整理自己的思路,把它理顺,在头脑中清晰的铺陈开。并思考如何组织语言,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深入浅出,那些地方详讲,哪些地方略讲,哪些地方直接讲,哪些地方要留白。最好把腹稿打详细点。
填坑
胸有成竹,自信可以讲好这道题了,那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吧。
慢着,确定可以开始了吗?也许,对于基础不好的“小白”。可以先加个餐。在讲解这道题之前,将涉及到的部分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复习。这是为后面的讲解做准备。如果你知道路上哪儿有个坑,干嘛不先填上呢?
讲解
在填完了基本概念和定理上的坑之后,终于可以展现实力了。
由题入手,拆解与整合题中所给条件,并对每个条件,运用相关定理,生发新的信息。再将这些信息整合,最终解决问题。
哈哈!差评!这些问题哪有这么容易被解决!?当然没这么容易。审完题,我收获了那么多新的信息,我知道怎么处理呢?我怎么知道哪个是我需要的?
实战
别急,我们来看看数学上的一类“自圆其说”——证明题。
证明题,特别是几何证明题,往往由于其逻辑性强,定理太多,条件关系复杂,而使学生无从下手。这时候,我们的一只手不妨从结论出发,使用假设性思考,即如果要这个结论成立,那么就需要什么结论(结论1)成立,而结论1又需要怎样才能得到?就这样一步步向上推导。当然,这个过程不能是一厢情愿的。要结合所给条件,看是否可能,以免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所以另一只手也需早早摸着条件下河。
解决证明题,就是这样。两条主线,从不同的地方生发,最后达到一个契合点。就像挖穿山隧道,两头都要开工,过程中通过测量和调校,最终实现对接,从而达到汇通。
假设性思考有什么好处呢?通俗来讲,就是树立方向,并以此为导向,步步为营。试想,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结论作为方向,那么如何处理由题目中条件生发出来的大量信息呢?所以方向很重要,尽量明确。(不好意思,真的有要先自己找结论,再证明的题目,真让学生欲哭无泪。)
题目讲完了就行了吗?我不这么认为。通常,在讲完题后,我还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描述一遍解题思路。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
总结一下,答疑,与课堂教学不同,缺少充分准备。所以在处理时,尽可能设些缓冲,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思考和组织的时间。前期填好坑,后面才能大步流星。两手都要抓,正着反着找到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