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工具、模型
今天一直在想怎么回答老师对我昨天日志的提问:作为今天的学习日志,收获了什么?
因为我昨天的日志实际是五.一节前就接到的一个任务,要写一篇类似纪实通讯类的稿件投到企业内刊,可一直连提纲都没想好。昨天突然想起老师说过ORID可以用于写新闻,那我何不用ORID的方式试一罗铁,还可以当作一篇ORID日志。机智,一举两得嘛!
看老师的点评,应该算是运用对了吧,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那么我想,我的收获是:当我们不知道如何思考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适合的工具。嗯就是这样。
感谢ORID
每天写总结找素材的过程,让我们学会有意识地观察和体会生活,并学习思考表象里面的东西。而我个人最大的感受是,ORID让我能够直面自己的问题,通过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仅仅只关注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正是因为我过于关注自己的问题,导致我的I思考部分过于狭隘,所以最后D行动计划部分就都写成对自己的要求和计划了。想学的东西太多,迫切想要自我成长之心可以理解,而这样的D越来越多,必然造成执行困难,以至于连老师都替我的行动计划捏把汗啊!
其实这样也并没有领会ORID对于培训师的意义,作为一个希望快速成长的内训师,我们的思考必须要有深度和广度,不能只是关注自身这个个体,而要去关注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得出的D就不仅仅是自己的具体行动,还可以是一个工具或模型,让其他人一看就知道如何对照自己去操作,从而能够解决大家的共性问题,这也才是一名培训师存在的价值。
学习和输出工具
掌握几种思维工具。我们现阶段通过李老师的专门指导,刻意训练ORID百日总结,真正掌握好ORID后,可以再学习了解几种其他的思维表达模型,毕竟作为培训师肚子里要有“货”。能够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几种工具,比如行为模型、沟通工具、管理模型等等,并正确地指导学员,我们才能更加自信地站在讲台上。
培养深度思考能力。深度思考能够帮助我们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直抵核心。
深度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要转换自己的视角,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自己目前正在研究的事物,这样看待问题才能更加全面。
深度思考的第二步就是进行具体化思考,把一个粗糙的想法不断细化,不断打磨至极致,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思维方式更上一个台阶。
深度思考的第三步就是思考事物存在的原因。
深度思考的第四步就是思考事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所造成的影响。
深度思考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我们要多运用、练习,在实践中掌握。
总结经验心中有剑。今后还要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遇到的问题,思考和观察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法,思考得出规律,查找理论依据,作为案例留存,运用到培训当中。
2017年5月4日
以下是今天的简笔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