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春节,一种幸福和温馨的感觉就弥漫开来。
一
小时候的春节,是期盼的,是心情愉悦的。春节,代表着可以自由的玩。那个时候,没有多少作业,记得从小学到初中那回,一个帆布包就可以背着去上学,几本书,几支笔。小学那回,期盼着春节,是有好吃的。那是家里穷,没有多少面粉,成天到日的就是玉米面做的煎饼和窝窝头,吃也吃够了。没有办法呀,家里有三个上学的。我,弟弟,加上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很骄傲,很自豪,到现在还引以为豪。全家就指望母亲在生产队务农挣些工分,养几只鸡和鹅卖蛋贴补过日子。
春节放假,父亲就从上学的地方坐火车回来,烟台,回来都是在晚上,我们弟兄俩个就早已上了床。朦胧间,母亲说你们父亲回来了,看带回什么好吃的,一人发一个莱阳梨,那时的水果可没有现在这么常见,偶尔也就是过个节大队里发几个苹果。我们俩个慢慢地啃着,慢慢的回味。到现在也仍然记忆犹新。
到了年三十下午,我们两个孩子就不出去玩了,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父母两个在家里备过年的炸货,在盛炸货的家什上放着厚厚的煎饼。这些煎饼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因为上面粘了油,好香好香。肉蛋,炸鱼,香喷喷的味道让我们老老实实的坐在小板凳上,偶尔父母看我们这么乖,就奖励我们,让我们两个心里乐滋滋的。平常时候,都是不允许动这些炸货的,这是过年给亲戚们来串门时招待用的,都是高高的吊起来,怕老鼠偷吃,也怕我们两个小家伙禁不住。那个时候,记得我们很愿意跟着去上坟,说到家就是惦记那些祭祀品,炸货,几个饺子,上完坟,剩下的东西就进了我们俩的小肚肚。记得很清楚的是,年三十也包不了几个饺子,也就是用煎饼卷上三四个,就感觉是天大的美食。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热乎乎的,眼里也禁不住冲动一番。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就耐不住了,穿上父母买的新衣服,看着父母忙着煮饺子,祭祀,跟着他们恭恭敬敬的磕头,然后给爷爷磕头。美美的吃着饺子。等天蒙蒙亮,街上就出现了一撮一撮的串门人群。那个时候,我们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腚后边,把衣服兜放空。跟着一家一家的串门,那时门太多了,几乎我们村的前街走个遍,能到十点差不多转完。现在也就还有二十多个门,都是我和大爷家的大哥领着挨着转。那时候是兴奋的,跟着跑几个门,奖赏的好东西就装满小衣服兜了,就和大人们说说,先多坐坐,我们先回家放下再跟着你们转。碰上生活好的,在外面上班的,还能拿到糖和花生,还有软枣,黑乎乎的,现在我也不知道它的学名叫啥,很好吃。一般就是刨的玉米花和葵花籽,遇到糖就兴奋的不得了。
二
结婚后,我有段时间在辛店过年。媳妇是东北黑龙江的,我也不大讲究,就跟着她们的风俗过了。我们这边是以水饺为主,没有吃菜喝酒的风俗。东北的风俗,到初夕这一天,就是两顿饭。中午这顿就挪到二三点开始,和晚上饭连在一起了。亲朋好友一起,做上一大桌子菜,大肘子,猪蹄子冻,大虾,一条鱼,跟着一起喊,一起抡,一起喝,兴奋的不得了,一起庆祝春节的到来。(后来回老家过年,父亲也跟着东北风俗,让我媳妇准备几个拿手好菜,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喝上一顿)。喝完吃完,各回各家,看电视,磕瓜籽,所有屋的灯开开,亮堂堂的。包好水饺,洗干干净净几个钢崩,准备好几块糖块,包在里面,没有标识,心有数的就看放在哪个盖帘里,十一点半就把孩子叫起来,一起吃饺子,开始抢着吃,吃出钱的,吃出糖的,高高兴兴,预示今年有钱,生活甜甜蜜蜜。没有吃到的就不再速度那快了,或者就放筷了。然后就进入梦香了。早晨早起来再包几盘再吃一顿。
三
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大家畅所欲言,享受下天伦之乐,盘点盘点一年来的得与失,憧憬憧憬未来的生活。它也提醒我们,年月易逝,生命有限。这岁月不是一般岁月,是你逝去的岁月,是属于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有点儿伤感。年年去串门,发现可串的门越来越少,原来跟着大人后头,现在自己得带着一帮小的去拜年磕头。原来吃了水饺感觉是天大的节日,现在已习以为常。原来生活慢悠悠的,节后跟着父亲下步走着,一天一个门,也就是到淄川罗村,几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亲戚家准备好酒好菜,大人喝酒聊天,小孩吃好吃的,这些是平常一般吃不到的。我们真的是在过年。现在开着车一天走完,礼物放下,聊聊天,就去饭店了,少了很多那种过年的年味。
一年到头,忙于劳作,快于交往,过年的时候,放假了,家人团聚了。我自己就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与自己在一起。把心静下来,与正在离去的旧的“我”道一声,谢谢你,你辛苦了。向正在到来的新的我“我”许一个愿,我们还要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奋斗,一起迎接新的岁月。
人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灵魂,人生最好美好的,无过于生命的祥和和灵魂的安宁。团圆是享受生命的祥和,而自己在春节的气氛中慢慢静下心来,安静地与自己在一起,则是享受灵魂的安宁。在享受天伦之乐的气氛中,看一看一路走来的自己,还有亲人,无论在,还是不在,都徜徉在这春节的年味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