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晓丹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读到管子时,拿起《管子》开读,《牧民》让人良多感慨。又拿起《荀子》,读了《劝学》,读过几次,这次也有不一样的感觉。读到西晋王充时,又拿起了《解读自然辩证法》,昨天一天读完,今日再从头读。记得多年前,去到临汾的华门,居然把老子、孔子、孟子、孙子、荀子等列入一室,那时好奇多些,困惑多些。问题也就出来了,我们的信仰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信什么?当初读书思考后,得出结论还是应该信毛泽东思想。但是信服的理由是什么?并没有直白的整理。读这部《中国哲学史》,作者从易经始,再到先秦诸子,站在历史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客观介绍、批判,豁然令人开朗。历史的阶段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局限性,既有真理的光辉,也有附带的糟粕。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科学作为基础,把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而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太阳系50亿年的历史,地球35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的生物,人类,上亿年,几千万年,几百万年,几十万年,几万年,几千年历史。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人的意识和思维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意识和思维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类可以认识世界并发现规律,并通过记录,累积知识,甚至发现,发明,创造。人们在各个阶段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局限性。“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的,如何定义“物质”,如何定义“意思”,如何定义“存在”,“为什么存在”,“何来存在”?用现代唯物辨证法的概念从新定义客观与主观,去解读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明珠,就觉得那些“有”、“无”、“道”、“名”活泼又生动,有趣又明朗。古人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辨,我们用新概念替换,用形式逻辑归整,可以是新的学习方法,可以感受到古人智慧的闪光。因为学习,从中国哲学史,串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这就是图书馆里的好处吧。踏遍铁鞋,蓦然回首,几多欢喜,几多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