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今天坐车回家,附近的路面画线越来越细致,开车变得小心翼翼多了。
我妈说:"这里应该可以掉头的吧,不然要扣两百块,又要麻烦同学帮忙取消记录了,上次的人情还没还呢,要记得请人家吃顿饭才行。"
"所以?两百块多一点还是请吃饭多一点?"我突然灵魂一问。
接着我妈"对噢",空气就变得安静下来。
不在乎钱不钱的问题,更多想的是,自己能解决的,就不要麻烦别人了吧。
或许有些人觉得帮个忙不要紧的,但是背负的人情债,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一回事。
能不麻烦,就不要麻烦别人了吧。
所以慢慢地,我们推开了很多自我感觉不必要的请求和联系。
也慢慢的,回到家,暖黄的灯光只打在一个人的身上,而手机的消息提醒,也不过是今天的微信运动步数罢了。
说得好听一点,自己一个人的生活有空间够舒适,独立是我们向往的标签。
说得难听一点,是孤独啊。
chapter 2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把这句话当成一件防护服,隐藏内心的寂寞。
我们做到了避开低质量的社交,却也仅仅到这而已。
感到孤独的原因,不单是因为你一个人,拆分孤独,有孩子的嬉闹,磕瓜子的谈笑,狗子的奔跑,昆虫的自在。可这一切,都与你无关。
这,是孤独。是路灯下拉得长长的影子,逐渐蜷缩的灵魂。
我们忘记了,失去了高质量陪伴的独处,就是孤独。
傍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瘫坐在沙发上,抖音小红书,微博朋友圈,B站知乎全都刷一遍。关注的内容看完了,又去推荐页面向下划拉。
时间过得真快啊,真的是弹指一挥间呢,10:30是洗澡的好时候,衣服扔进洗衣机,洗完澡顺理成章地窝在床上,拿起手机,却茫然了。
什么都看了一遍了,要不再刷新看看?
凌晨一点,关灯晚安。
这应该不只有我是这样的活动轨迹吧?可是在茫然的那一刹,其实刷手机,不过是解决无聊的习惯动作罢了。
可是既然明明意识到自己的空虚,却想不到有什么可以填满空洞,或许别追着高质量独处不放,反过头来看看社交。
实际上我们在很多社交开始之前并不能看穿这场社交就是无用的。这一切不过是逃避社会的一个借口罢了。
试一试又有什么问题呢?
chapter 3
和乔治的认识,其实是在大学新生群里。
我算是一个,网络重拳出击现实唯唯诺诺的小憨憨吧,虽然群里聊得火热,看似热情,但是实际上,那时候从不主动加任何好友。
乔治算是群里特别活跃的一个,但我们加好友的时候,其实是大家组团网上抢宿舍为契机,刚好我群里喊话,乔治才给我发加好友的信息。
我们没能抢到同一个宿舍,后面也少了联系,更多是在群里。
开学她染了个黄头,算是好认出的类型,但不免,会想到社会人。
新生典礼虽然最终我们认出来了,但也不过点头之交。
直到她退了她的体育课,换到和我一起上跆拳道。
虽然认识,但是我的个性,说了声Hi后,也没有什么后话了。只是到了下课,她问我,要不要和她们一起吃粉。
我确实犹豫,害怕大家讲不到一起,也想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感觉,其实也不是一次必须去的邀约,更何况大家都不熟。
自己吃饭,应该会更舒服一点吧。
但是神出鬼差地,我点了头。等反应过来发现,即使洪水猛兽,也回不了头了,因为,我已经坐在店里了。
但是得亏那一次的点头,才让我明白这个黄头妹妹其实只是头很黄,不过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单纯小朋友罢了。
也得亏了那一次,关系甚好后,迎来了大二的宿舍重组,我又何其幸运地,跟着她和她的两个朋友进了728。
更没想到的是,进了728后,原来才真正进入了传闻中的大学生活,和三个小可爱一起的青春。
如果说,我一开始就能预见这场景,或许我早就毫不犹豫地勾搭上我的黄头乔治。可是我不能。
如果那一次没有神出鬼差,或许就没有能推进关系的机会了。
但,我们没有那么多运气好的机会。
而我,也不过是靠着一次次运气好,才遇上了那些好朋友。
没有辩论社的随机组队社内赛,我和Kevin也不会认识,甚至我还可能到现在还把他当成只是一个憨批;
没有高二班主任的随机排座位,我和锅锅也不会同桌,而且我们经常看起来冷漠无情,可能到高中毕业,都不会有交集。
我或许是运气加成高,可是换在你身上呢?是不是自己回宿舍呆着,在图书馆呆着,在家里呆着,就是最大的安乐。
可你又曾想过,你错过了什么。
错过那些自以为无用的社交,错过那些曾经跟你邀约的人,错过一些别人欣赏你的机会……
我不鼓励进行所有的社交,但是希望,那些并不太抗拒的小小活动里面,你可以试着参与进去。
增加自己的机会面,也能增长自己的见识。
毕竟有些东西,不是你一个人在图书馆混混度日,在床上看着手机嘻嘻哈哈,就能带给你的。
给自己一点冲动和勇气。
作者 | 木唠唠
编辑 | 木唠唠
配图 | 图源堆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