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助选拔第四套96班入学征文整体分析(答题人丁若男)

读新生征文有感

    看完整个班同学的新生征文,我从中感受到了许多在我写征文时的心情,对大学新生活抱有许多好奇、期待、憧憬,又有紧张、未知、忐忑不安。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相似的经历,也因此在大多数同学的文章内容中都以对大学新生活各方面的描述为主,亦或是将高中生涯与即将到来的大学两相对比,从生活上到学习上认识到自己需要实质性的改变,需要由被动转为主动。但总体上通读下来,都是过于笼统地对理想中的大学生活表达了一番期盼,甚者在反思自己过去的不足上耗用了过多篇幅,过多赘述了自身缺点,偏离文章中心,缺少付诸于行动上的努力。但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同学善于运用各类修辞句式,语句优美,颇有气势,为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

    为迎接大学生活,不少同学在文章中写到自己所做的准备,阐述了自己进入大学后的具体要求和计划,目标明确,即使是在“进入大学后就轻松了”这类高中老师惯用说辞的环绕下,也能在心里对大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其中有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观点:

1.学着以成年人的思维看待事情,有成年人应有的担当。

2.人生的道路不是宽阔平坦的,你必须在尘埃中脱颖,在泥泞中跋涉,在丛林中踏出自己的路!我相信大学的生活可能表面上看起来真的像是一个极乐世界。但是内在却是个充满竞争,丝毫不得松懈的奋斗世界,是那句“人生之乐莫于闲,闲非无所事事也。”的真实写照。

3.以及对名言的引用。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那样:“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也同他们一样,不愿意浑浑噩噩地虚度四年宝贵的光阴,希望自己能有所改变和突破,不断提升自我,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即使对大学生活充满懵懂和未知,不知道今后会变成何种人,但每个人心底都有着后浪那般选择一往无前的决心,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才是真正的成长。正如汪曾祺所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纵风雨肆虐,逆舟囚渡,略无回头意,愿他们都能如自己文章中所写的坚守如初。

      纵观所有同学的文章布局,多用分论点的形式分段讲述。一类围绕对大学生活的新生活,从多个方面展开叙述;另一类围绕对自身的未来规划,罗列了许多目标。仅有少数的几位同学写作角度很新颖,独具一格,有同学将大学比作一个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全文就此观点出发,文章思路清晰,很有说服力;有同学采用写信的格式,对读过大学四年后的自己写了一封意味深长的信,给人眼前一亮;还有同学胜在文笔非常优秀,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很多同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同时,不少同学对新的班级学风很是期待和担忧,一个班集体的整体风气靠的是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当自己足够优秀时,就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并营造出良好的风气,所以做好自己就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责任和担当。

      总体上来说,同学们都还保留着高中时的写作习惯,文字功底都参差不齐但差异不大,咬文嚼字上还有所欠缺;对于事件的认知和理解程度还不够透彻,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能力也不够全面,还不具备更深层次的思辨性思维。但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很多同学的文章虽然不相上下,但写作上都各有千秋,都做到了最基本的真情实感,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在历经十几年寒窗苦读后,最终拿到工商大录取通知书时难以言表的喜悦和骄傲,无比打动人心,因为人生的许多奋斗,都源自最初的梦想;世界上的很多伟大,都来自不变的追求。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班级同学新生征文的一些拙见,有幸拜读同学们的文章,如有扭曲或违背作者本意的还望谅解!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大学四年里充实自我,在自省自勉中不断成长,在时代长河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心中有梦,未来可期!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