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任何一项事业必须从基础做起,从基层做起。基层是培养年轻干部的“练兵场”,是锻造年轻干部的“大熔炉”。我们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以赤诚之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振兴基层,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只有“向下”才能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从而让新时代新乡村整体“向上”。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基层看似微小,实则影响我国新时代新发展,因此必将解决人才扎根基层的实际困难,才能以一域之力助推全局发展。向下方能向上,这不是一蹴而就,而应该需要多方努力,只有扎根基层,才能实现个人发展;只有扎根基层,才能助推地方发展。

向下是个人发展的指明灯。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经验阅历,到广阔的乡村去进行生产生活,更能够让我们掌握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当前为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扎根基层。然而现在很多青年不愿深入基层、驻守基层,那么所学无法经过实践检验而有所用。只有到乡村去,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价值,从而解决现实需要与乡愁情怀。磨练意志、提升经验,能够让个人不断成长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正如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正是几十年如一日,在田间地头深入实践。才实现了自己让中国人民吃上自己的优质大米这一梦想。树立指明灯,向着这一目标前行。

向下是地方发展的风向标。随着我国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都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发展。一方面,人才扎根基层有利于满足基层民众的文化需求,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文化观念带到乡村去,可以更好地促进家风建设、乡风建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乡风文明正如振兴乡村之源头,能给我们基层道德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另一方面,农村产业发展一直有相对单一乏力的问题,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人才扎根基层。高校毕业生带去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产业发展解决难题;青年干部送去了发展的正确理念和勇气,为村民脱贫贡献力量;新型职业农民回到乡村发展,回引了资金拓展了渠道,为乡村振兴打开局面。

基层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更是践行使命担当的人生舞台。惟有扎根基层,才能不断成长;惟有主动作为,方可一路前行。我们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乡村振兴更需要我们有发展的眼光、新时代的理念,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和人民的期望,让我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实干的工作作风,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答卷!让我们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绽放青春光彩,实现人生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