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年病人的“尊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和老公赶到老家医院的时候,婆婆的手术还没做完。等她从骨科手术室出来,已经快6点了。因为手术是半麻,头脑还清醒,看到儿子媳妇很高兴。

      婆婆嚷嚷着要坐起来,说躺着难受,头晕,安抚半天才作罢。术后第一天晚上很重要,家里人都回去了,今晚留下护工大姐、我和老公三人陪护。

        婆婆开始烦躁,一会吵着要坐一会儿,一会喊着要回家,血压和心率一下子飘升,我们吓坏了。征求医生意见后,赶紧喂她吃平时的控制精神的药。按平时经验,吃了药一会儿就能睡个安稳觉,对伤口也有好处。可是现在她一点反应也没有,护工说白天睡得可香了,难怪晚上这样“闹人”。高压180到190下不来,查房医生给开了一片降压药,但是任我们怎么哄,她老人家就是不张嘴。我坐在病床边,握住她的手,安抚着她,血压和心跳慢慢恢复正常。

      兴许是指头上带着监护仪的传导,婆婆感到不舒服,不停地用大拇指把它弄掉,我只能握住她手,把指头分开。她的另一只手上扎的针头很牢固,她突然把输液管子捏得死死的,不知道一个病着的老人哪里来的蛮力,我们仨合力才掰开手。这下,我和护工一人照看一只手,稍不留神,婆婆就会使出空前的力量“反抗”,导致监护仪不显示数据、输液管里的药水滴不下来。

        因为平躺几天的难受,加上插了导尿管,婆婆一直要求坐起来下地去小便。医生劝慰她:“老人家,想尿就尿吧,不会弄湿床。”她说:“我尿不成,让我起来吧,尿湿床还得赔钱!”我劝她:“没事儿,别人看不见,你放心吧尿吧,垫了尿不湿,花了好多钱呢!”她情绪很激动,神智不清楚,医生开的降压药,她完全拒绝张嘴了,连水也不肯喝。护士给她处理了一下导尿管,她很抗拒,一时间让人手足无措。

        婆婆年轻时候,性格很强,也很能干,是个能吃苦能折腾、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她的精神状况这几年需要药物控制,每天睡前吃一次药,就会睡得很香,平时说话和思维挺正常。家里人感觉今年她的情况严重了许多,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脑子里记得都是过去的事情,说的话也是陈年旧账,地点和人物时常错乱。

      周二刚住院,老公赶紧回来,进病房的时候,婆婆一个人在病床上,家里人可能上卫生间去了,许是炎热烦躁,婆婆把被子踢开,赤身露体,同病房还有两位病人,其中还有男性,老公一心恼火,冲过去,赶紧给婆婆盖上被子。

      此刻,她虽然神智不太清楚,我坐在病床边,握住她的手,“软硬兼施”地开导她,她脑子里还知道儿子媳妇回来了,问我你们住哪儿?我说我哪儿也不去,今天晚上跟你儿子一起陪着你。她说:“恁几间房咋会没地方住?”糊涂中却还操心着孩子。

      她不停地说:“你把裤子给我穿上吧,我下去解手。”我只能骗她裤子拿回家洗了。她说:“那不能光着身子呀!让我在床上尿,那不是跟尿人家面缸里里一样?!”我们哭笑不得。

      这样讲究的一个人,到了暮年,不得不听从孩子们安排。在医院的手术台上,像一条待宰的鱼。躺在病床上,任人摆布,自己也无能为力。一个病中的人,是无法顾及到那点活着的“尊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奏 2018-05-26 星期六 回长沙将近一个月了,还没有出去走走逛逛,而公司要求员工需要穿白衬衫,黑裤...
    yangwubolwg阅读 4,237评论 0 0
  • 苦难的意义——疾病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第一章、病兆初现 2013年1月,春节将近,人们忙碌而喜悦。南方的冬天并不寒冷...
    王再春阅读 6,230评论 0 2
  • 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仅以此文献给我的妈妈张爱莲女士,感谢她在我生老二时全程陪同、鼓励和照顾。 part 1 入院之...
    颜夕小倩阅读 10,671评论 0 6
  • 序言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宁致在日记本上以这句海明...
    焦郁者阅读 7,136评论 0 0
  • 上午十点多,在吧台外高脚凳上坐着,他们在看书。翻书的声音,楼上装修偶尔传来恼人的声音,电台里播放蓝七的节目,关于梦...
    檩的记忆碎片阅读 1,7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