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买指数基金时,喜欢一次性买入,这并不是好的选择。最好的方式是定投,在每个月固定的时间买入。
为什么不能一次性买入呢?因为我们没法预测股票市场短期走势。很可能在你大举买入的时候,正处在市场价格高点。一旦买贵了,长期收益率就必然很低。
股市每天都在波动,变化莫测。它就像是一个闹哄哄的投票现场,成千上万的股民,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这些判断集合在一起,就集合成了当天的股价。
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从2018年5月10日到2019年5月10日,上证50指数的走势图。起始位置,2018年5月10日,上证指数2729点;终点位置,2019年5月8日,上证指数2698点。
假设在过去一年内,你给自己列了一个定投计划:针对天弘上证50指数基金,每个月10号定投3000元,如果当天是节假日,就顺延定投。一年过去了,你觉得自己挣钱了吗?
你心想:指数相比一年前都下跌了,还怎么挣钱呢?事实上,你不仅挣钱,而且挣了不少钱。
过去一年,你定投12个月,扣除手续费,每个月定投2997元,总共定投35964元,收益为3622元。如果算绝对收益率,用收益除以本金,结果是10.07%。
但实际上,你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是在后来逐渐投入的。这部分钱的投入时间少于一年,按照时间价值来计算的话,真实年化收益率达19.39%。
你肯定很疑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相比一年前,指数下跌了,为什么我还挣了不少钱?
我们来揭开“秘密”:基金的市值=基金净值×份额。基金净值相当于单价,与指数表现直接相关。当指数高时,净值就高。这就像买股票一样,基金净值类似股票的每股股价,基金市值相当于股票总市值。
在上面的例子中,第一次定投,基金净值,也就是单价为1.0532元,你买到了2833份。在一个月后,指数下跌,基金净值下跌到1.0379元,你买到了2887份;又过一个月后,指数继续下跌,你买到了3117份……
在定投的一年中,大多数时候,指数都比2729点低,只有少数几个月份,指数比初始值高。也就是说,“熊市长牛市短”,但熊市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你能买到更便宜的基金,获得更多的份额。
到这里,你已经发现了定投的秘密:长期定投指数基金,遇到指数下跌,对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意味着你能买到更多的份额。在这个案例中,指数一直下跌,然后又短暂反弹,到卖出基金时,指数回到了定投初期差不多的水平。
不过,你可能会继续问:在定投期间,如果指数一直下跌,那该怎么办?那样是不是就亏大了?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懂,我们才有信心开始做指数基金定投。
在一段时间内定投指数基金,然后卖出,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卖出点比起始买入点高,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盈利的,而且时间越长,盈利越惊人。
第二种:卖出点和起始买入点基本持平,上述分析的案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也最反直觉,你可能以为没挣钱,实际上收益率也不错。
第三种:卖出点比起始买入点低很多。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亏损了。
那么,为了避免第三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先给出结论:至少定投五年。股市短期走势无法预测,但在长期内,股市会向它的基本面回归。定投时间短,不仅无法发挥消减成本的作用,而且还有可能亏损。定投五年以上,不仅不会亏钱,而且收益率比较高。
当时间拉长到5年以上时,短期噪声渐渐消失了,每只股票的价格,渐渐地与它的基本面高度相关。什么是基本面呢?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
指数基金的背后是“一篮子股票”,因此指数基金的价格也呈现出“短期剧烈波动,长期跟随基本面”的情况。
因此,不论投资股票还是投资指数基金,我都建议长期持有5年以上。在长期投资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定投的方式,可以降低短期风险,降低购买成本。每个月固定投入一笔资金,长期持有五年以上,然后在市场情绪较高,牛市来临时卖出,就会带来不错的收益。
内容源于《我们终将变富》—— 兰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