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一
我见:
他那天晚上的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性,拉不长。他的快乐从睡梦里冒出来,使他醒了四五次,每醒来,就像唐晓芙的脸在自己眼前,声音在自己耳朵里。他把今天和她谈话时一字一句,一举一动都将心熨帖着,迷迷糊糊地睡去,一会儿又惊醒,觉得这快乐给睡埋没了,忍住不睡,重新温一遍白天的景象,最后醒来,起身一看,是个嫩阴天。他想这请客日子捡的不安全,恨不能用吸墨水纸压干了淡淡的水云。
我思:
这是方鸿渐在见到唐小姐后内心激动喜悦的一段描写。钱钟书先生可以说是将比喻运用到了极致。因为兴奋睡不着,夜里醒来好几次,钱先生便比喻成“粳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性,拉不长”,难以言喻的内心感受一下子变得可见可触,使人脑海中立即出现一幅画面。
当方鸿渐一觉睡醒,准备去赴约,发现今天天气不好,是个嫩阴天,他“恨不能用吸墨水纸压干了淡淡的水云”。这里把天气形容成一幅画,他想用吸墨水纸把阴天的水云吸干,好变成晴天。把方鸿渐期待好天气的心情含蓄显露,也是化无形为有形,且形容得恰到好处。
动词的运用也很准确新颖。“熨帖”一词,本来指妥帖,舒服,这里形容方鸿渐回忆唐晓芙说的话时内心的温暖和舒服,用词很准。关键是“熨帖”一词也很有画面感,让人想起裁缝熨衣服,细细地抹过去,衣服就平展了,还有些氤氲的水汽。
所以,钱钟书先生是顶级的语言大师,他能将人物内心微妙的感受形象化,或者是运用比喻句,或者是运用动词,或者是运用类比,让我们读者准确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绪,真是出神入化啊!
卡片二
我见:
鸿渐偷看苏小姐的脸,光洁得像月光泼上去就会滑下来,眼睛里也闪活着月亮,嘴唇上月华洗不淡的红色变为滋润的深暗。苏小姐知道他在看自己,回脸对他微笑,鸿渐要抵抗这媚力的决心,像出水的鱼,头尾在地上拍动,可是挣扎不起。他站起来道:“文纨,我要走了。”
我思:
这里是苏小姐和方鸿渐约会的一段描写。钱钟书先生全用月光来修饰苏小姐,真是绝了。苏小姐的脸“光洁得像月光泼上去就会滑下来”,眼睛里也“闪活着月光”,“嘴唇上月华洗不淡的红色变为滋润的深暗”,简直就是活脱脱一个“月光美人”。这里的描写不仅有形还有光和色彩。
方鸿渐不喜欢苏小姐,但是在这样的美丽面前也难以自控,所以在苏小姐的暗示下吻了她,但是,再要抵抗就难了。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像出水的鱼,头尾在地上拍动,可是挣扎不起。”这可真是形象至极,画面感立出,方鸿渐的挣扎与反抗无力呼之欲出,有形有趣又可笑。
我见:
大家庭里做媳妇的女人平时吃饭的肚子要小,受气的肚子要大;一有了胎,肚子真大了,那时,吃饭的肚子可以放大,受气的肚子可以缩小。
我思:
这段话在“大”与“小”的对比之间,把中国女人的心理和现状简洁概括,既简明易懂又形象深刻。让我忽然想起《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女人们,老爷的红灯笼停在哪房姨太太的门前,今晚就住在谁家,第二天,吃荤吃素由这房姨太太说了算。要是怀孕了,更是精心伺候,受不得一点气。所以颂莲才会想用假怀孕来获得恩宠。
又想起很多的宫斗戏,《甄嬛传》《芈月传》《美人心计》等等,都逃不开做媳妇时的小心翼翼,一怀孕之后就百般刁钻的套路。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女人平时太过压抑,做媳妇时积攒了一肚子的气,怀孕了就“母以子贵”,全都发出来。
这种情况衍生出很多的剧本,后宫,王侯将相家,富贵人家,稍微有头有脸有三妻四妾都会因此而产生很多故事,赚足了女人们的眼泪,真是货真价实的中国“特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