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觉后醒来,例行刷了下朋友圈。看到朋友特意发了一条感谢的话,收到我送的绘本很喜欢。
前几天,朋友无意说道,儿子在玩耍的时候磕到了脸,缝了好几针。不到3岁的娃,就碰到和缝针的那会哭了两回,其他时间依旧活蹦乱跳,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但在大人眼里,脸上那道长长的疤痕就像一根刺,扎在心里很疼。
知道后,我就琢磨着买点什么,一方面安慰一下朋友,另外也能给小朋友一点惊喜。不能也没必要和他解释所发生的事情,但在他的世界里,痛过之后能降临喜欢的东西,生活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时候呢。
玩具?吃的?对2岁多宝宝的爱好还没太多经验,起初只想到这两样。后面突然记起,儿童教育的书籍里面有提过,这个年龄的儿童,可以开始启发阅读兴趣了。毫不犹豫选了几本口碑不错的绘本下单。
正中下怀,有了朋友那条说说。
地域的原因,和朋友见面的机会很少。偶尔这样的往来,感情也还保持得不错。越往大走,剩下能说话交心的朋友年渐减少,花点心思来维系这些时间沉淀下来的友谊,就显得有意义了。
回忆起前年,我们也是异地。我小产,朋友得知后,马上托她新疆的同学,买了正宗的大枣和核桃过来。一大箱的东西,一大箱的关心。深深明白,处在特殊时期,来自亲人和朋友的关怀关注,多么有分量。
同处一个城市的人,看望和陪伴是最好的方式,而对相隔两地的人来说,通过互相赠送一些东西来表达一份情谊,让人更感动,这份来自远方的惦记也传递得更深。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代,交流和表达越趋简单。节日问候就是找个段子复制粘贴,平常聊天也可以一对多,回复成了是走场。
亲情、爱情、友情、同学同事情谊,各种关系就在这样的便利中,渐渐淡下来。等到真有什么需求,微信朋友目录里,从上到下,找不出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好不容易点开一个对话框,打进去的字却迟迟发不出。发个说说,想引起注意,收获的却只有曾经随手送出的那些赞。
独木不成林,没有谁能单独的生活,没有联系,不需要一吐为快。如果希望自己在需要时,有那么一双专注专属的耳朵,请当在意的珍惜的人呼唤时,腾出自己的耳朵,做个走心的听众。真正去了解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绪,即使无法说什么,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