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初,我有幸去了颍州。
早就听说颍州八里河风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5A是旅游景区的最高级别),又有着最佳生态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等荣誉。在那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温度适宜的清晨,我前往了这里。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的时代,我觉得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为重要,更加的有意义。旅途中,疾驰的速度,未知的方向,变换的风景,彩色的路标,窗外的远山田野,都让人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惬意与喜悦。
而旅途中,最难忘的,是在路上。“在路上”这个词,虽然很文艺,但不可否认,一次长途或短途旅游,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路上度过的。常听有些旅行者说,去某某地方旅行,好多时间都在路上耽误了。我并不觉得在路上的时间是被“耽误”,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或是长途跋涉,或是辗转交通,亦或做攻略,查地图,都是旅途中点点滴滴的难忘经历与过程。
八里河风景区,是自然保护区。据一位朋友说,由于九几年的一场大水,使这座小镇遭了秧。而之后“大灾促大变,奋起建家园”,当地的百姓改善生态环境,变废为宝,使这里成为了风景秀美,波光潋滟的生态乐园。
景区分为四个园,鸟语林、西区、东区、十二花岛(在东区内)。下了高速,我惊讶的发现,在道路的两旁,至少绵延有一公里,全是农民铺晒的农作物,金灿灿的,煞是好看,就像地毯一般。北方种植农作物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长的金色马路。
到了景区大门,这座雄伟壮观,被誉为“天下第一门”的红色建筑,综合了西方的特色,是标志性建筑。更加美丽的是,大门广场前,也铺满了农民的农作物。我捧起一把粮食,问一位阿姨:这一路怎么晒的全是大米啊。阿姨愣了一下,笑的合不拢嘴:“这不是大米,是小麦。大米是生长在南方,南方水多,种水稻需要水;而小麦主要生长在北方,小麦是用来磨粉的,也就是吃的面粉。”我笑着说,这回长见识了。
《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讽刺那些未参加过劳动生产,对农业一无所知的人。而仔细想想,城里人,被高楼大厦所笼罩,似乎很少见到农作物,有时候连一些秧苗长成以后是什么蔬菜都不知道,而农家种田是非常辛劳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我有次跟一个朋友聊天,提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看似一碗米饭,要经过农民的播种,商人的流通,厨师的烹调才能得来。我自身对于浪费的现象是非常反感的。我记得有个朋友,信基督教的,在就餐前,他都要做个简单的祷告,大致的意思是感谢主赐予我们每日的饮食。我想,这体现了一种感恩的心。
进入景区大门,走不多远,右边是游客服务中心,左边是第一个园区——鸟语林。鸟语林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动物园,面积虽然不大,却高树林立,有假山有水池。园内以孔雀、鹦鹉、画眉、火鸡、丹顶鹤、鸵鸟、黑天鹅、鸳鸯等鸟类动物为主;当然,也有猴子、棕熊、斑马这些陆地动物。整个鸟语林生机勃勃,差不多半个小时便可以游览结束。
游览完鸟语林,看看游览图,八里河的三个园区是不贯通的。东行在主干道上,前面应该是西区和东区了。由于要走一段路,又正逢中午,太阳略微强烈,我看到一位师傅脚踩三轮车同道而行,问师傅去哪儿,能否搭一段顺风车。师傅有些犹豫,因为他的车不是电动,而是要靠体力蹬。尽管如此,他还是答应了,让我“看着赏”。坐在三轮的斗中,我想起以前去过一些地方,离目的地稍远,交通不便的路段,曾搭乘过农民大姐的电三轮,民工大叔的电动车,还有工人拉货的斗篷车。这回是人力三轮,让我略有愧疚之心。
途径西区,师傅告诉我,东区是最里的一个园区,先去玩完东区再回头玩西区吧。
下了车,便进入了东区。东区是东方建筑群,集合了众多中国特色的建筑微缩,有蜿蜒曲折的长城,高达古朴的人民丰碑,曲径通幽的情人谷,凹凸不平的龙凤路,栩栩如生的九龙壁,独具匠心的百龙亭,殿宇轩昂的白雀寺,气势磅礴的观音山,古色古香的卷石洞天,园林风格的清香书屋……让我在如此众多的风景中,乐不思蜀。
“观音山”下的池塘里,近百条个头很大的金鱼相互嬉戏玩耍,时而泛起涟漪,时而争抢鱼食而激起较大的水声,实在有趣。看来连鱼儿也喜欢在这美景中尽情的欢愉。
从“长城“穿过,不消一会儿,便接近了南边,能看到一大片湖水波光粼粼。湖中的多个小岛由多条栈道连接贯通,而通向湖心的主干道,由铁索软桥和多座亭子铺成。还依稀的记得,双环亭是最有特色的一个小亭,像是两个环形组成,既可以避风遮雨,又能赏湖休息。湖中时有游船划过,时而快艇疾驶,湖水划出道道波纹,实在是美不胜收。
逐次走完这些亭子,便能看到十二花岛。所谓花岛,是以十二生肖为名的十二个小岛,岛中种了不同的花,有的岛上还有圆形的篷子。篷子里介绍了该对应属相的小知识,以及带有该属相的成语和图片。花岛我觉得没有必要都走一遍,因为面积实在太大,而且每个岛的布局基本上是一致的。
八里河风景区的东区真的挺大,湖水清澈,碧波荡漾,风光旖旎,让人流连忘返。此乃:畅游南湖言不尽,登楼远眺览胜景;自言物华天地妙,唯有八里颍州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