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最近在忙啥,我说忙着生活,之后自己干笑了几声。
这几天天气转凉,空气里夹杂着薄雪和灰尘的味道,这样的天气多适合出来找一家暖气充足的店对着窗台和老友诉诉衷肠啊,最好能有一杯热白开。
2014年的时候心情不好总喜欢抱一杯热白开,那时候觉得热腾腾的液体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里是对温暖最直观的感受。那时候很爱写一句:很多年足够我们换掉偶像,整个世界换掉流行。
这个“很多”好像真的越来越多了,面前的故友已经有十个年头的交情,你看,《十年》这首歌也不过就是这样嘛,十年之后依然是朋友,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好朋友是什么呢,大概就是见到她不急着找wifi密码了,她的玩笑和大笑更迷人,尤其光线配合玻璃杯很容易让我忘记我是谁。
既然是旧时光,那我就来试着讲讲我和她的这十年。她,暂且称为W吧。
我认识W的那一年我们都是十二岁,借用范玮琪的歌名来说,她像夏天,我就像秋天。她性格开朗直率,讲话直接大胆,热情能干,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期羞涩又拧巴,若不是她开口并且有了这漫长的十年缘分,我那个时候大概觉得我跟她这样性格的女生八字不合吧。老天待我不薄。
那一年我们上初一,一周五天在一块儿上课,但话没讲过几句,保持着不熟的礼貌距离。她有一个亲戚住我家附近,周末她经常往亲戚家跑,得知我家住址,便主动来找我玩,一来二去才渐渐熟悉起来。
后来和W做同桌,印象中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W:哎?这个单词什么意思?
我:好像是xxx?
W:xxx不是xxx吗?
我:哦是吗?不知道。
W:那这个呢?
我:嗯...嗯...不知道。
英语不好是从娃娃打下的坚实基础啊,扯远了。
W性子烈,遇到看不惯的绝对不会忍气吞声,并且遇强则强。
印象中有一次班里一个女生讲了什么不客气的难听话让一个同学下不来台,我们看在眼里选择隐忍的时候,W总会呛回去,我看过那个女生朝W翻白眼,W自然也明白,但她不介意这些。很多时候我都羡慕W身上的女侠气场,偶尔霸道强硬,又有她的方式和世界交手,有点像《最好的我们》里的蒋年年,义气刚烈,柔软都藏起来连她自己都不允许找见。
09年暑假和几个朋友去W家那边玩,坐了几个小时车,途径的景色都特别漂亮,有山有水有人家见牛羊。那次W的妈妈主动到车子落脚处迎接我们,W的妈妈长得小巧秀气,这点跟W很不同,几个小朋友来玩本来就会添麻烦,还劳驾家长亲自迎接,我那会儿觉得意外,更多的是不好意思。W妈妈没把我们当外人,准备了很好的食物像是迎接远方来的贵客。那晚我和W挤在屋子里看《一起来看流星雨》,那几年我们俩都很迷魏晨。
初中毕业上高中顺风顺水,我跟W还在一个班,她一如既往努力,我的高中现在想来真是插科打诨。大概也就是因为这样,她成了理科女,对她现在是工科女了,而我是酸溜溜的矫情码字狗。
分科后W搬去了别的班,接下来的两年她经历了感情的高潮和低谷,最开心的时候拉着我分享甜腻腻的喜悦,最难过的时候也是我陪她去操场转悠整晚,听她把绝情的话讲尽,看她明明眼泪要流出来了还抢先扯出一个逞强的表情来。
那两年W在感情里摸爬滚打,也硬生生变出一些我从没见过的别的味道来,现在想想大概就是所谓的女人味吧。老实讲,那是我见过她最温柔的两年,遇上了好人,赶在了好时候。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好像看到了女侠的软肋。很心疼,想保护她的软弱,至少,在别人眼里她必须还是那个刀枪不入谁也不能欺负的女侠。
第一年高考我们俩都落榜,我常写复读那一年几乎抑郁,我妈说起来也说看我状态很不好,脾气也见长。再难都结束的时候就不记得有多难了,人生总要向前看。
那年周末我妈送来好吃的我都会去分给W一些,生日蛋糕也是。W生日就很戏剧化了,我提前算好了日子晚自习过后去给她惊喜,结果这姐们儿一脸惊讶地看着我,压根儿不知道是她的生日,那晚我们挤在一张床上,小声唱生日歌给她,她抱着我肩膀呼吸打在我脖颈上。
后来上了大学,听说女侠一如既往很女侠,学习和工作都风风火火的,这我就放心了,不愧是我女侠啊。
W来我的城市见我,我提前在火车站等她,她看到我蹦蹦跳跳跑过来,还是那样,瘦。我拉着她在学校乱逛,很喜欢的几家店都带她去,翻旧照觉得那会儿白胖的我简直黑历史啊,当然,现在也白胖。
没到W学校去是一种遗憾,所以我可能是个假的旅行爱好者,等W换学校了一定得去看看,毕竟工科男都很迷人,开玩笑。
大学期间收到过几次W寄来的手写信,她总是想写就写,写好寄快递过来,然后霸气地通知我去取。信里都是她的生活,她的难题,我回信一些我的生活,尝试解答她的问题,然后附上明信片。我们都知道彼此需要的不多,在需要的时候都给予肩膀,生活才鲜活。
W爱闯荡,暑假跑去帝都打工,跟外国游客也能交流几句。从帝都回来她就和妈妈一起来我家,饶有兴致地给我看她手机里录好的厨师做北京烤鸭的视频,还送我鸟巢的纪念品。
后来去到鸟巢和水立方的那晚,风很大,景很美,我看着鸟巢想起W和几个外国游客的合照,有种时光重叠的错觉。
每年回来都会和W见一面,前几年喜欢压马路,这几年喜欢窝在咖啡店。
今年我跟W说我们吃顿好的吧,然后两个人点了四个人的分量,还兴致勃勃跟店里姐姐要米饭。果然剩下一半多,临走打包的时候店里姐姐笑着给我们提建议,我俩自己也笑了很久。
在一起不觉得时光飞快,这日子最怕回头看。
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不管是把彼此置于右手边、走廊里、操场上,还是通讯录里、微信里、留言板里,或者是现在的公众号里,三千多都是一个接近现在生命一半的数字,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段旅程中有多少烦人的大考小考是我们一起走过来的,有多少委屈想不通是在彼此的抱怨声中接受并且变得更坚强更能独当一面的,见过小时候的模样,见过最脆弱的囧样,也见证着长大和懂事,即便是身边有了更多新朋友,老朋友的一句问候也还是比千金还珍贵。
我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里,可是我知道我的未来里还有W。
W的未来也是一样。
W看到我开了公众号,默默关注没有问我一句,我知道她会看到这篇,其实我有点紧张,有一些故事越是真的就越是讲不好。
魏晨的《二十三》,很多年前听这首,二十三还很远,也就一转眼这么远吧,像是一首歌跳到下一首歌的空档那么短。歌词挺应景:
你还记得么/那一年我们二十三/身边的所有烦恼快乐都来得那么简单/时光就像旋转木马那样转啊转/回头看看那么绚烂/因为有你们在
这几年还真是换掉偶像也换掉流行啊,可也有些东西前面能加一个“曾经”的前缀就闪闪发光,可能太闪,很容易走神。
W走后又发来消息说见到旧人。
高中那会儿我们都看过一本小说,叫《眼泪的上游》,青春,爱情,不是大团圆的结局。我不知道这个故事对W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她这几年的昵称还是坚持用这个,大概也是一种执念吧。
长大了反而对感情的事三缄其口,问一句怎么样,回一句还是老样子,不追问下去也不妄加揣测,反正命运赋予什么我们也持观望态度。
W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
这段时间朋友讲我闲着也不更新,这篇写了很久,又哭又笑,有些东西想去纪念的时候发现记忆还真不靠谱,十年的时间,大概是我也老了。
十二岁,二十二岁,年长的人大概说真是美好的十年啊。
是美好,接下来我们都有接下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