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但艰巨的任务,需要以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作保障。日前,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强调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纠治一切影响中央政策落实的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以正风肃纪新成效赢得广大群众信赖和支持,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聚焦发挥优良作风,以担当实干助力乡村振兴。良好的作风能够凝聚起强大正能量,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作风纪律保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助力乡村振兴,首先要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对于那些落实工作不用心,干事创业不担当,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等作风问题,必须坚决纠治。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扬严和实的作风,充分发挥监督“利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做到严肃认真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断凝聚干事创业的合力,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事业的基础。
聚焦群众所急所忧,以精准监督助力乡村振兴。《意见》强调,要精准把握重点,深入整治突出问题,坚决惩治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战略举措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基层监督促进乡村治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关切群众所思所盼,聚焦群众所急所忧,充分发挥监督治理效能,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成为监督工作清单,把对违法占用耕地、林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打折扣、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各形形色色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作为重点整治、坚决查处的重要任务,不断以高质量监督执纪问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聚焦监督贯通融合,以强大合力助力乡村振兴。《意见》强调,加强监督贯通协同,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派驻监督重点,加强与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整合运用基层监督力量。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监督作用,聚焦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紧盯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腐败易发多发环节,常态化开展联合监督、交叉检查,及时发现纠正贯彻乡村振兴部署要求中搞变通、打折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坚决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推动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