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讲课,评课,再讲课,再评课,再讲课,对于我这只自满于现状的井底之蛙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大家的智慧与建议让我跳出了自身思维的局限,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
对于一堂课的设计,首先要细读文本,明确目标。《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课后生字只有3个,没有需要掌握的语文常识。我的目标定了3点。
1.认识“沿”“际”两个字,通晓其字源含义。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孩子懂得“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很小,他应该跳出来才能看到更广大的天空”
目标确定,接下来就是设计课堂环节以达到目标。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寓言的寓意里,那道理直接说给孩子,孩子不愿意听,怎么办?我打算采用提问来引导孩子。刚开始,我设计的比较粗糙。提问:第一层: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谁“坐井观天”?小鸟和青蛙在讨论什么问题?小鸟和青蛙在什么位置?第二层:我们作为旁观者,说说他们两个谁对了,谁错了?青蛙错在哪里,错在不礼貌吗?错在撒谎吗?为什么青蛙和小鸟看到的天不一样呢?第三层:青蛙该不该信小鸟?青蛙应该怎么做?
把这些问题都摘抄在书上,我就开始了第一次的试讲。“今天姚老师要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请听完姚老师的故事来回答。”我将课文有声有色地讲述了一遍,然后提问: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孩子们举手回答“讲的青蛙和小鸟的故事”“他们在讨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齐读1~3自然段,井底的青蛙和飞来的小鸟就这样相遇了。
读第四自然段,请你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青蛙觉得天有多大?“不过井口大”
读第五自然段,请你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小鸟觉得天有多大?“无边无际”
那么问题来了,两个人观点不一样,谁对谁错呢?孩子们异口同声“青蛙错了”
青蛙错了,错在哪里呢?有一个学生回答“井口”,啊?是井口错了吗?井口就在那个地方,他有什么错?(其实孩子已经感受到限制,而我当时文本解读不到位)又有一个孩子说“他一直在井里,没出去过”我借这句引导孩子,一直在井里,没出去过,我们题目中有一个表现了他的状态,是什么?“坐”。掌声送给他!
青蛙错在他一直是坐在井里的,那么这只青蛙应该相信小鸟的话吗?有一个孩子的精彩回答“不应该,因为小鸟也没有看到过所有的天空”,我接着提问:那青蛙应该怎么做?(因为在教读时我将“跳”字重读)孩子们回答“跳出井口”,那青蛙跳出井口就能看到所有的天空了吗?“不能,天很大”那青蛙跳出井口有用吗?反正我看不到所有的天空,我还是呆在井里好了。有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青蛙应该跳出井口!因为他跳出井口看到的天空会比以前在井里看到的天空更大!”又是一次激烈的掌声!
那谁觉得自己写字是最漂亮的?孩子们总是会盲目的自信,手举了一大半,我笑着说“咱班这么多青蛙,除了咱们班,还有那么多班级,还有那么多哥哥姐姐,你确定自己的字就最好吗?孩子们这时都摇了摇头,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练习,每天练字”哦!这就像青蛙的那一跳,我们要有所行动,才能使自己更好,看到更广阔的天空!
谁还能举例,怎样做一只跳出井口的青蛙?“我要每天练习跑步,跑的更快”“我要每天练字写字,让我的字更漂亮”“我要每天读书,学习更多的知识”……
再次齐读课文,下课!
贺主任的短评:1.板块要清晰化。朗读,识字,讨论,三个板块,先教学生朗读10分钟到15分钟,紧接着讲字,然后和孩子进行讨论。
2.问题太碎,整个课堂过渡不自然。这堂课抓住一个核心问题“天到底有多大”,每个问题都可以问一次“天到底有多大”,孩子的思维就会被牢牢抓住,不跑偏。
3.可以引导孩子自居“你喜欢青蛙还是小鸟?为什么?”我们的目的要他不要做青蛙,也不做小鸟,而是反思自己比他们做的都好。
将教学过程重新设计,又讲了一次之后,大家的评课使我受益匪浅。大家提出,有这么几个大问题:1.朗读指导,我在课堂上花费在朗读上的时间并不少,而且各种形式反反复复读了7遍,没有达到朗读效果,是什么原因?朗读指导应该怎么做?(对于朗读指导,将会作为一个板块进行另外的讨论。同时禹州老师的“得言”“得义”论也值得深思)
2.在课堂上不要让孩子体验挫败感。在这篇课文中青蛙目光短浅,你说我是青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适感。在这里,潮老师就提出来我们要换一种角度“可以同情青蛙,是因为他受到了井口的限制”她这一点我才注意到“井口”在这里也是一个重点,对文本有了深一层的解读。我之前总把重点放在“坐”“跳”上,而没有解读“井”,这是我解读上的一个失误。
3.要有课堂敬畏感。课堂上常规要严格,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精确,提问的问题应该是经过推敲,让孩子可以准确理解,并有一个支点启发孩子的思维。
这次磨课,对于我的自身成长而言,价值不可估量。感谢我们的团队给我这次机会,也感谢各位同胞们对我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