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还是“吃茶”?

我们平常总是说喝茶,但在古代,却是流行吃茶。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凤姐送给林黛玉两瓯茶叶,并打趣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那么究竟是“喝茶”还是“吃茶”呢?

传说茶是神农发现的,神农尝百草经常中毒,中毒后靠吃茶叶解毒。

唐代以前,茶被当做药材,因此最初茶叶是“吃茶”。后来发明了加工茶叶的方法,茶叶逐渐流行起来。

茶的饮用演变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唐煮宋点明清泡”。

唐代饮茶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放到水中去煮。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宋朝时流行“点茶”,不仅为皇室所喜爱,文人士大夫阶层更是它的忠实粉丝。

点茶时先将茶粉放入茶器,加入少许沸水(古人称之为“汤”),均匀搅动,使得茶成为膏糊状,称为“调膏”。继续注入沸水,称为“点汤”。

点汤的同时,要用茶筅适度地击打、拂动茶汤,让茶汤泛起汤花。最后得到的茶汤应该泛着乳白色的汤花。

明朝随着制茶的杀青工艺不断改进及创新,茶就被制成了干茶,慢慢改为泡茶叶然后喝茶汤了。

明代“泡茶法“:置茶于茶壶或盖瓯中,以沸水冲泡,再分沥到茶盏(瓯、杯)中饮用。

明朝人认为这种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可谓“喝茶”,而这种茶叶冲泡的方法也延续到了今天。

日本抹茶:现代不少地区依然有吃茶的习惯,中国传到日本的抹茶,就是一种让人连茶叶一起喝下去的茶。

抹茶最终把茶叶磨成细粉,直接用水冲泡,或者用抹茶粉制作其他食品:饼干、甜点等,这都是吃抹茶。

茶文化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喝茶的方式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清饮品茗,闻着茶的清香,感受着内心的平静。

喝茶,让人放松,也让人有契机认真思考。

溪满州精选来自黑茶之乡的湖南安化金花茯茶和陈皮之乡的广东新会天马冬后皮,两核心产区强强联手,打造出了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示范产品溪满州风雅金花黑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