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正常运动发育规律

小儿正常运动发育规律

一、关于抬头

1、新生儿期(约4周):

a、俯卧位:全身屈曲,头转向一侧,臀比头高,可瞬间抬头,至少保持3秒;

b、仰卧位:全身屈曲,头向一侧,下肢外旋;

c、坐位:不能坐,让坐时头完全前倾。


2、两个月(6~8周):

a、俯卧位:双下肢稍外展,头和臀为同一高度,头正中位,可抬头45度,保持高位至少10秒钟;

b、仰卧位:双下肢交替伸展,头转向一侧或在正中位;

c、坐位:让坐时,躯干完全前倾,头可保持垂直位至少5秒。


3、三个月(12周):

a、俯卧位:屈曲减弱,身体可与床面平行,两肘支撑抬头可达45~90度,头保持高位至少1分钟;

b、仰卧位:四肢屈曲,头接近正中位,水平托起,头不后垂;

c、坐位:让坐时,头保持垂直位至少30秒,躯干前倾,双下肢屈曲。


4、四个月(16周):

a、俯卧位:可稳定的肘支撑,胸可离床,抬头45~90度,双下肢伸展;

b、仰卧位:四肢屈曲,头正中位,抓双手拉起时,头随着轻度屈曲的下肢一起抬高;

c、坐位:头在垂直位已稳定。


5、五个月(20周):

a、俯卧位:抬头90度,稳定;

b、仰卧位:手、眼、口协调;抓双手拉起时,头在脊柱的延长线上抬高;

c、坐位:使躯干倾斜时,头也可保持垂直位。

二、关于翻身(3~6个月为翻身的发育期)

1、三个月:可仰卧位翻至侧卧位;

2、四至五个月:可仰卧位翻至俯卧位;

3、六个月:可俯卧位翻回仰卧位。

三、关于坐位(约4~9个月为坐位发育时期)

1、四至五个月:头控稳定,扶持成坐位时脊柱伸展,为扶腰坐阶段;

2、六个月:可以独坐,但需两手于前方支撑,脊柱略弯曲,为拱背坐阶段;

3、七个月:脊柱伸展与床面呈直角,是坐位的稳定阶段,为直腰坐阶段;

4、八至九个月:直腰坐稳定,可以左右回旋身体,为扭腰坐阶段;坐位上自由玩,可以体位变换成侧卧位、卧位等其它体位。

四、关于爬行

1、四至五个月:肘支撑稳定,胸部可离床,头高于臀部,身体的支点于腰部;

2、六个月:前臂伸直手支撑稳定,胸部和上腹部可离床,身体的支点在骶尾部,尝试爬行,但无移动;

3、七个月:俯卧位放于地上,可以腹部为轴心转动;

4、八至九个月:用双手或肘支撑,胸部离床但腹部不离床的爬行,称之为腹爬,可向前后移动;

5、十个月:用手和膝关节爬,为膝手爬也称为四爬;

6、十一个月:用手和脚支撑向前爬行,称之为高爬或熊步,此月龄,爬行大致发育完为稳定。


五、关于站立与行走

1、新生儿期:由于原始反射的存在,双手腋下抱小儿,使足底接触支撑面时,便出现颈、躯干、下肢的伸展,呈现身体直立状态;

2、两个月: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双下肢呈现半伸展半屈曲状态,不能支持体重;

3、三个月:膝和腰屈曲,可短暂支持体重;

4、四个月:此时有下肢伸肌张力较高,呈伸展支持体重,但呈足尖支持状态;

5、五至六个月:使小儿站立时,呈现跳跃动作,此称为立位跳跃阶段;

6、七至八个月:扶小儿腋下站立,多数可站立,但髋关节多不能充分伸展,此称为扶站阶段;

7、九个月:小儿可抓物或家长的手自行站立,此称为抓站阶段;

8、十个月:有抓站的基础,立位平衡的完善,可以独自站立,时间会逐渐延长;

9、十一个月:站立稳定后,可牵手向前迈步,为牵手走阶段;

10、十二个月:可以独自步行,时间也逐渐延长,为独走阶段;有的独走较早,有的独走较晚,但一般不晚于18个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颅脑CT扫描采用的听眶线是()。 (1.0 分) A. 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 B. 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
    我们村我最帅阅读 8,835评论 0 6
  • 脑卒中肢体的偏瘫为上运动神经元性偏瘫,康复治疗不仅要促进肌力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促进肌肉运动高级神经控制的重建。脑卒...
    华图康复阅读 2,860评论 0 1
  • 街上年味浓厚,信步走来,都是新春的气息。 大定州欢迎你!来吧,朋友!
    在水一方_2018阅读 1,423评论 0 2
  • 太阳阳光普照大地, 带给我们温暖。 月亮在天空中微笑, 带给我们光明。 太阳和月亮交朋友。
    睿_e63f阅读 1,826评论 0 3
  • 都说, 前世的千百次回眸, 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相遇。 都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温豆子阅读 1,72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