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书导读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给读者带来精彩的情节和触动心灵的感悟。本书以都市女白领若菱在父母离异,老公出轨,职场上被好友背叛等困惑为切入点,和看透人生智慧的老人一一探讨。
主人公若菱还遵照老人的吩咐完成了思考任务以及分别拜访了在身体,情绪,思想以及身份认同上曾经有困惑但已经治愈的4位人物,最终完成自我身心灵的修行,找回自信,与老公离婚,接纳追求自己的老同学,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并发自内心地让自己快乐,获得真我——爱,喜悦与和平。
人海茫茫中的你,是否也曾经陷入迷惘、失落、孤独的泥淖,奋然挣脱却无力改变?忙忙碌碌的你,是否曾经怀疑人生的意义,不断思索却无法找到答案?这本书或许能带领着你抽丝剥茧,透过层层帷幕揭示终极,在深刻的探索中重新找回自己,让自己更加自在、解脱、快乐!
本书作者张德芬,台湾大学企管系毕业,担任台湾电视公司新闻记者/主播多年后,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了企管硕士(MBA)的学位。2002年开始,她受到启发与指引,辞去高薪的工作,专心研修瑜伽以及各类心灵成长课程。
五年多来,她学习了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以及心理治疗方法,并且博览中英文有关著作,透过时时刻刻活在当下以及观察自己的修炼,得到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体悟。她还取得了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执照。
2007年6月在台湾出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作者第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畅销300万册,名列台湾各大书店畅销排行榜,读者反应热烈,成为都市身心灵修行的必读书目。
2、我们到底是谁?
外貌清秀、名校毕业、工作高薪的若菱有着令人艳羡的众多条件,但她却常常感觉失落、孤独、无奈甚至挫败。相信每个人都在人来人往中感受过同样的孤独,在忙忙碌碌中试图寻找生命的意义感,在工作和生活的不如意中舔舐挫败。那么,你是否找到了答案?
情绪崩溃的夜晚,机缘巧合之下,若菱遇见一位神秘老人,展开了追问心灵的旅程。若菱的心路历程定能给我们直击心灵的叩问。
冬夜,下着小雨。一辆跑车在路上急驰,毫不逊色于赛车选手,这种一头猛扎的阵势不是在逃命就是不要命。若凌今晚和老公志明大闹一场,此刻心里正播放着“不如死了算了”的背景音乐。突然,狂奔的跑车泄了气一般停下来,没油熄火了,四周荒无人烟,赶紧打电话求救,糟糕,急急忙忙中竟然没带手机!
不远处一座小屋散发着温暖的灯光,召唤着若菱,天无绝人之路,试试看吧。若菱战战兢兢地敲开了小屋的门,警戒自己万一有什么不对赶紧逃。开门的是一位老人,长得很和善,若菱的紧张情绪有了稍微的舒缓。老人示意桌上的热茶是为她准备的,若菱下意识地说了谢谢,却迈不开步伐。
老人丝毫不介意若菱的防备,问道:你是谁?若菱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机械地说出了自己目前的困境。老人摇摇头说:“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若菱继续说了自己的名字,说自己在一家外企计算机公司上班,是负责软件产品的营销经理。老人说:名字只是你的代号,工作也只是目前的单位,并不能代表你。老人身上祥和宁静的气质震慑心魄,若菱不由自主地坐了下来。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这个看似简单至极的问题此刻却像空谷回响,萦绕着心在乱岗的若菱。我是自己的身体吗?我是自己的思想吗?我是自己的身体和思想的结合吗?这些答案好像都对,仔细想来,又都不对。
我们的身体从出生、长大、衰老、死亡,不断在变化,内在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代谢更新;我们的思想来来去去,变化万端,没有恒定。老人语重心长地说:“真正代表我们的东西,不会随时间的变迁、不会因死亡而改变,我们称之为‘真我’每个‘真我’都曾经拥有‘爱、和平与喜悦’”。
3、真我:爱、和平与喜悦
若菱陷入了沉思:既然真我都曾经拥有“爱、和平与喜悦”,为什么世界上真正感到幸福的人却少之又少呢?那些曾经的快乐场景在若菱脑海中跳跃播放,嘴角上扬了几不可察的弧度,但可怕的画面野蛮地插播进来,“从小父母离异,继父冷漠疏离,母亲不管不顾,她为了摆脱这一切,早早嫁作人妻,却久婚不孕。”那种孤独无依,饱受冷眼嘲讽的感受使若菱浑身一颤,不敢继续往下回想。
若菱回想起老人对真我解释:“爱、和平与喜悦都是真我的副产品,接近真我的本质,它是你回归真我之后的自然状态,但不是真我本身。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和平是指内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宁静与从容;喜悦是从内到外的绽放,不需要外界存在的刺激,也不受边际递减效应的约束,就像一束恒久而温暖的光。”
4、生命的同心圆
若菱听着老人安详又充满智慧的解释,颤栗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开始转动的脑袋产生了新的疑惑:“为什么那么多人丢失了真我呢?”老人笑了笑,说:“孩子,真我一直都在,没有丢,只是被藏起来了。”
随即老人画一幅图,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同心圆,在中心写上“真我”,第二圈写上身体,第三圈是情绪,第四圈是思想,第五圈写上角色扮演或身份认同,外圈构成了小我。若菱目不转睛地看着同心圆,对应的文字像有魔力一般,使这个简简单单的图画变成了生命的图示。
在老人的引导下,若菱的悟性和灵敏逐渐复苏,她轻轻地惊呼:我明白了,就是这些外圈把现在的我们与真我隔绝开来了。老人赞许地点点头。
5、生命能量的来源
今夜与老人的对话不可思议得就像一场梦,顺利回家的若菱,内心仍然久久不能平静,仔仔细细回味着老人讲的每一字,每一句。老人最后讲到:“真我是生命的源泉,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和能量,但是真我被隔绝了,人只能向外去抢夺能量。”若菱联想到公司里明争暗斗的老总们。
除了职场,生活中我们不也是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关注、认可和喜爱,费尽心机地去证明自己是对的,好的,高人一等吗?就像困在山洞里的穴居人互相争夺仅有的火把,却不知道山洞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纷繁复杂的现实百态被老人的三言两语道破。
6、意识与潜意识
老人给若菱布置了功课,若菱坐在图书馆搜索资料,正发着呆,突然感觉到前方有个高大的阴影。这种场景太过熟悉,十几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志明常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眼前。
若菱抬头去看挡住光线的是谁,惊呼:“啊,你是……”名字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太久未见的老朋友。这个潇洒男子的笑容如沐春风,若菱接起了回忆的线索:“李建新……你不是在国外吗?”男人含蓄地回答:“我应国内大学的邀请回来担任客座教授。”
大学的时候,建新曾爱慕若菱,虽时隔多年,但那青葱岁月的情愫让若菱有些不自在,条件反射似的想到老公志明。幸好建新的话语打破了尴尬, “你在看什么书?还是这么好学。”若菱随即反应过来,回答说:“这是关于潜意识的书。”学识渊博的建新兴致盎然地聊起了他对潜意识的了解,还推荐若菱看荣格的书。
建新的比喻很妙,他语气幽默地说道:“一位马车夫驾着马车,车上坐着乘客。那匹马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没有它的努力,马车动不起来。马不知道是它走快走慢、往哪个方向走,靠的是马车夫的指挥。而马车夫的指令其实又取决于乘客的目的地。”若菱脑海里想象着这幅画面,十分生动。建新看到若菱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说:“这马象征着我们的意识,而马车夫代表着潜意识,乘客喻示着……”若菱脱口说出“真我”,建新对她的回答感到惊喜,毫不躲闪地赞美道:“不愧是我的女神。”若菱脸上浮出一丝羞涩的红晕。这次偶遇,两人相谈甚欢,约好有时间再聚。若菱看了相关书籍后,对意识与潜意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情不自禁地感叹奥妙的神奇之处。
冰山理论是最形象生动的,一座为我们所见的冰山,非常庞大,但水底下隐藏的部分更加不可估量。对于人来说,意识就像外露的冰山,只占了区区的1%,而潜意识如同深不可测的水下冰山,占据着99%的惊人比例。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通往意识的桥梁,具有警示、指引作用。若菱联想起“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可能大多数人觉得自己已经活得很清楚,很明白,很有意识了,事实上可能就跟那匹马一样,不知道控制自己行为、想法的是隐蔽起来的潜意识。努力把潜意识部分尽量带到意识层面,这样才能离真我愈来愈近。若菱对自己今天的收获很满意,果然是“开卷有益”呀。
7、知识要点
(1) 身体和思想不能代表我们,真正能代表我们的东西不会随时间的变迁、不会因死亡而改变,我们称之为“真我”。
(2) “真我”的自然状态是“爱、和平与喜悦”。
(3) 生命的同心圆中,第一圈是真我,第二圈是身体,第三圈是情绪,第四圈是思想,第五圈是角色扮演,也可称之为身份认同,这些非内圈构成了小我(ego)。
(4) 真我是我们能量的源泉,小我隔绝了我们与真我的联结,于是人向外争夺能量。关键词:真我 爱、和平与喜悦 生命的同心圆 生命能量的来源 意识与潜意识思考与实践:画下生命的同心圆,以第二圈到第五圈的顺序去认知、感受自己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扮演,更清晰地认识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