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常给孩子爱的拥抱,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当孩子遇到事情时,首先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安抚他们的情绪,然后用心聆听孩子的倾诉,无论是高兴的事情还是难过的事情,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孩子讲过几遍了,家长都要尽量放下手边的事情,用心听孩子讲话,耐心的等他讲完再安慰、鼓励或者教育他如何解决或化解问题,此时此刻你已经进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现在对他的教育是最有效的。
第二、允许生活中的不完美,学会勇敢的放手
孩子始终有长大的那一天,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从学会自己穿衣服到自己上学放学,每一次的独立都是成长,如果家长舍不得放手,每次在孩子做不好时,家长插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到完美,那么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成长,什么时候才能独立。
第三、赞美要讲究方式方法
在孩子的教育中,一定的赞美、夸奖是必要的,赞美是对孩子行为的肯定,能给与他们强大的信心,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挫越勇。但要注重细节,要告诉孩子哪里做的好,做的对,其次,不要一味的物质奖励,很多家长都会以这样的方式教育过孩子:“你去帮谁干个家务活或者你去做个什么什么事情,我就给你多少多少钱或就给你买什么什么东西”。
第四、通过艺术丰富和表达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应该让孩子多接触艺术,在艺术的世界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灵魂,随意的唱,肆意的画,随音乐舞动,抒发内在的世界,释放情绪和压力。也会激发他们内在的艺术天份、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情感和内心世界,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第五、鼓励孩子随性玩耍多运动,解放天性
让孩子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玩的时候抛开其他,随性的玩,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让孩子多玩多运动,不仅能有助于学习,更会锻炼强壮的体魄。例如骑脚踏车、游泳、郊游等,锻炼的同时充分探索和接触大自然,这样不但能够调节孩子的情绪和学习压力,而且对于启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是特别关键的。
第六、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都很宠溺,所以家长让孩子学会怎样关心他人成为教育课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学会关心他人,才能有更多的朋友。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多参加团队活动,多与他人接触,另外也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的事情。
第七、饮食均衡,健康成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在于身心,也在于身体的健康,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注意营养与均衡,不仅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也有益于孩子的稳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