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一以制度创新为基石、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的重要举措,正成为引领时代新风尚的强劲动力,其深远影响与重大意义,必将镌刻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之中。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的关键节点,《条例》的出台,无疑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大制度成果,彰显了党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坚定决心。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生存智慧,更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从延安窑洞的粗茶淡饭到西柏坡的朴素陈设,从改革开放初期 “勒紧裤腰带搞建设” 的奋斗岁月,到新时代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局的作风之变,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艰苦奋斗为舟,以勤俭节约为桨,团结带领人民跨越重重难关,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向未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这一优良作风仍是推动党风政风清正、护航国家发展行稳致远的核心动能。此次《条例》修订,既延续了党反对铺张浪费的历史传承,更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治理效能的更高要求,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向更深层次挺进,为涤荡作风积弊、涵养政治生态锻造了制度利剑,更为全社会树立崇实尚俭新风指明了方向。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刚性执行,《条例》的实施,为时代新风尚筑牢了坚实的制度根基。过去,部分铺张浪费现象屡禁不绝,制度模糊与执行疲软是关键症结。此次新规以前所未有的细致程度,明确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量化标准,严格规范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审批流程,从办公用房到公务用车,从资源节约到绿色办公,构建起全流程、闭环式的管理制度体系。新时代以来,反浪费制度体系虽已遏制“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浪费” 等突出问题,但个别党政机关仍存在超标准接待、“四风” 隐形变异等顽疾。《条例》新增内容直击痛点,以更精准的标准划定红线,以更严密的程序堵塞漏洞,让 “四风” 问题无处遁形,充分展现了党持之以恒扎紧制度笼子的战略定力。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古训犹在耳畔,现实更需警醒。在全球资源环境危机加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向高质量阶段的当下,厉行节约不仅是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关乎国家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条例》倡导的绿色办公、资源优化配置等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格局构建同频共振。党政机关作为社会表率,带头推行无纸化办公、节能减排,既能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更能为企业与社会树立绿色发展标杆。当节约理念从党政机关辐射至全社会,必将汇聚成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磅礴力量,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子孙后代守护绿水青山、留下金山银山。
厉行节约新规以党政机关为引领旗帜,以制度建设为稳固支撑,以时代需求为前进方向,正成为塑造时代新风尚的关键引擎。在《条例》的刚性约束与示范带动下,勤俭节约的种子必将在全社会生根发芽,化作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与行动自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精神伟力与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