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源自于我在教小朋友英语时,其中一个小朋友的提问:
——老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说兄弟姐妹的时候要分,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而英语中只需要brother 和sister就可以了呢?
这还真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我又不能直接甩给孩子一个“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样的答案。于是我只能给出了很“ 成人”的答案:
——“因为中国人自古生活在大家庭里,重视亲情关系,自己的亲人要分的更清楚,因此一定要搞清楚谁大谁小;而外国人的脑子里,根本没有这个观念,或许他们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去区分谁大谁小。”
我以为小家伙会听不懂,没想到我等到的是她带着肯定的点头。
何尝不是呢?环境和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语言。这个民族重视什么,这种重视,就能从它的语言上反映出来。
例如,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表示“雪”这个概念的词汇,翻来覆去也就这么几个。爱斯基摩人整天生活在冰天雪地里,表示不同种类的雪的词汇,曾经据说高达上百个——虽然现在已经被证明是流言——但爱斯基摩阿留申语中,确实有不少的单词形容不同种类的雪——不同大小,不同地点,下雪的阶段不同,都需要不同的单词来表示。因为实在不懂阿留申语,在这里就不把这些例子贴出来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
再举一个有趣的例子——中文里的“胡子”,在英语中,就有不少种说法:
山羊胡 beard ;goatee 小胡子 moustache 络腮胡 whiskers 八字胡 handlebar
怎么样?有趣吧?为什么呢?
答案或许很意外——因为外国人脸上胡子多,留各种胡子的人也多,因此,需要更多的词汇比较准确地表述出各种各样的胡子。
让我们把话题转回到亲属关系。
正如上面我告诉小朋友的答案一样,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伦常,崇尚几代同堂,因此各种七姑八婆都有专门的名词来表示——弄清楚这些词汇的具体指称对我来说一直是个很大的问题;而英语国家的人大家庭的观念要薄的多,多数家庭是小巧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也就是所谓的“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ies),亲戚之间的关系和称呼要简单的多。
这种差异,常常给学英语的中国人带来困扰。“aunt"既是阿姨,又是姑姑,甚至还能表示舅妈和婶婶;“uncle”可以表示叔叔、伯伯、舅舅,还表示姨夫、姑丈等;更夸张的是"cousin",一个单词可以同时表示“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和“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这八个称呼。
太复杂了是不是?怎么正确理解?其实很容易的,掌握两个关键的观念就可以了。
第一,就是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这个概念。亲人分两种,核心家庭内的和核心家庭外的。
第二,跟中国其实一样,欧美人也关注辈分。亲人按辈分,大致可以分成 “长自己一辈、与自己同辈、比自己低一辈”这三种情况。
把这两个因素考虑在一起,用一张表格概括一下,英语中主要的亲属关系单词,就都包括了。
解读一下这张表核心家庭外的部分。核心家庭之外,所有比自己长一辈的男性亲属,都叫"uncle", 所有女性亲属,都叫"aunt"; 所有比自己小一辈的男性亲属,都叫nephew,所有比自己小一辈的女性亲属,统一都叫niece;至于同辈的亲属,连性别都不再是一个被考虑的因素,统统叫cousin。在欧美人的观念中,这张表格里的亲属称呼已经几乎是全部了。所以,英语亲属称谓,真的很简单。
另外需要说明的几点:
1. 只要是因为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关系,只需要在相应亲属词后面加上后缀 -in-law就可以了。例如,sister-in-law,站在男女不同的角度,分别可以指中文的嫂子、弟媳、大(小)姨子、大(小)姑子、妯娌等;brother-in-law则可以指中文的姐(妹)夫、大(小)舅子、大(小)叔子、连襟等。
2.表格里只讲了比自己长一辈或者小一辈的情况,如果希望描述爷孙辈的,只需要在长一辈的称呼前加上“grand" 就可以了。例如:grandfather 爷爷,外公;granddaughter 孙女、外孙女等;如果希望描述曾祖级别的亲属称谓,则只需要再加一个“grand"或者“great"就可以了。例如:grand-grandmother (外)曾祖母;great-grandson 曾(外)孙。如果有玄祖玄孙级别的,则再加一个"grand"或“great",以此类推。
3.我怎么跟外国人介绍“这是我的姐姐”呢?
This is my sister就可以啦!没必要非跟老外强调你跟你姐之间谁大谁小,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如果你非要说This is my older sister,你姐姐倒没什么,听到话的外国朋友可能会感到不自然,你为什么非要强调你姐妹比你老呢?至于我们小时候教材里的Kate is Mary's older sister.现在想想,在一个对old如此敏感的时代里,Kate真的听到这样的介绍,内心一定会骂娘的吧!
——你才older,你全家都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