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两年一样,乌兹别克斯坦继续“交换”黄金以促进工业发展。
根据乌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截至2019年底,乌兹别克斯坦外贸总额达到422亿美元,是该国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其中,出口总额179亿美元,进口总额243亿美元。
主要贸易伙伴
与前一年相同,乌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为中国。乌国与中国的贸易额增至76亿美元,俄罗斯位居第二(66亿美元),哈萨克斯坦第三(33亿美元)。
乌国对前两个国家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51亿美元和41亿美元)。而就哈萨克斯坦而言,乌国出口仅略低于进口(14亿美元对19亿美元)。
前十名还包括韩国,土耳其,德国,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美国和土库曼斯坦。只有对阿富汗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总体而言,乌国三分之一的外贸量属于独联体国家,近年来,这一指标一直呈下降趋势。该委员会认为,这反过来又意味着乌兹别克斯坦与其他外国伙伴的关系不断扩大。
出口
以占比计,出口主要为货物(80.1%)。 占首位的是包括银在内的贵金属,占比28.2%。 其次是能源和石油产品,占比14.1%;纺织品,占比9.1%;粮食,占比8.5%。
以价格计,乌国出口了49亿美元的黄金,25亿美元的能源和石油产品,16亿美元的纺织品,15亿美元的粮食。服务出口额为35亿美元。
“独联体国家与其他外国相比在商品和服务出口方向上存在差异。独联体国家出口的大约80%是服务出口,其次是能源和石油产品(特别是天然气)以及水果,蔬菜和纺织产品。”,委员会指出。
与2018年相比,除能源和石油产品、化学产品和黑色金属外,所有类型商品和服务的出口量均有所增加。Spot早前报道,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产量在2019年下降。
如果黄金在出口结构中的份额增加,那么棉花的份额就会下降。棉花在2017年占3.8%,过去两年仅占1.6%。
这是由于乌兹别克斯坦逐渐放弃了棉花的出口销售,并希望将其留在该国,以便以后可以出售具有高附加值的棉花产品。到2020年,乌国计划完全放弃原棉的出口。
六月份出口量激增,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3%。
进口
Goskomstat指出,尽管乌国在刺激进口替代和生产本地化领域进行了改革,但近年来进口仍在增加。进口较2018年增长124.9%,较2017年增长1.7倍。
乌兹别克斯坦主要购买包括零部件在内的机械设备(43.8%),化学产品及其制成品(13.2%)以及服务(10%)。粮食占7.8%,黑色金属及其制品占7.6%。
2019年与2018年相比,商品进口额增加了45亿美元,服务进口额达到了24亿美元,其中支出的大头为机械设备的购买,为106亿美元,其次是化学产品(32亿美元)和粮食(18亿美元)。
包括零部件在内的机械设备进口占总进口的份额从36.1%增加到43.8%,而粮食和化学产品的份额分别从9.1%下降到7.8%,从15.3%下降到13.2%。
粮食进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原糖(6.1倍),可可、面粉和糖果产品(1.7倍),柑桔类(2.2倍)以及肉类和食用内脏(2.1倍)的进口大量增加。
该委员会表示:“药品(超过100倍),以及塑料产品(1.4倍)和食品(119.2%)的进口增长表明这些进口产品类似物的本地制造商缺乏竞争力,或者这些产品缺乏市场饱和。”
与出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激增出现在7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9%。 这导致对外汇的需求增加,成为夏季市场流动现金减少、中央银行政策改变和美元现金开仓的因素之一。
Spot早前报道,自2017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一直在“交换”黄金以换取工业。 国际组织也对该国开始依赖工业的事实进行了积极评估,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工业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来源:S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