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复之路》Day 9【多维竞争】

多维竞争

比较是个坑,是个大坑,再干脆点就是个陷阱。但残酷的是,比较又是无处不在、无法避免、不由自主的,我们喜欢比较这是客观事实。而掉进坑里还能够勇敢爬出来的人才是真的猛士。

我们多数人总是会对自己的实力或竞争力做出过高的估计,跟昨天我们提到的那个心理学现象“乌比冈湖效应”有关。但我们很少会对银行账户里面的余额产生一丝幻觉,这就是可量化的数据产生的力量,冷冰冰却很客观不可忽视。

有了这些可以量化的比较数据之后,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实事求是地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安慰自己。

还有一个很不幸的事实:所谓的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把别人比下去的过程。如愿把别人比下去了倒也还好,比不过就比较痛苦了,想想看“千年老二”在承受他人的安慰时的感受就知道了。

但人生就只能在这样纠结的比较中渡过么?

是的。

不过还可以换个策略来进行对比:

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
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
三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立体而多面的,“一根筋”的人已经属于奇葩了。因此有的时候只是转换一下角度,我们可能就有机会发现新的突破口。一个领域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可能需要其他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解决了,跨界就属于这种趋势。

然而跨界很容易带来负面声音,比如他人的疑惑不解甚至嘲笑和风凉话,“不务正业”的阻力可谓巨大,“鼓励”就显得非常稀缺了。多一点鼓励,从那个单一维度思维的坑中跳出来的人就会越多。

但,凡事儿都有成本

“生活必需开支”就是我们的成本,如果这个赖以生存的基础成本是负的,那就可以滚粗了,因为乘上其他无论成绩多么好的维度时,得到的“面积”、“体积”都是负的。在满足此前提之前,其他维度的跨界就是“不务正业”。

因此暂时没有突出的单维度竞争优势时就好好打磨技能,避免样样通,样样松;某一个维度足够优秀时就别沉浸在已有优势中,换个维度突破自己的局限。

多维度思维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比如当你需要给别人解释问题的时候,运用的维度越多,对方能够理解的概率也就越大。再比如不要被“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的单一思维限制住了,因为除了耕耘要实实在在,还要看到收获也许是在其他维度上体现的,足够用心有可能还会有多分收获。

在多维竞争的过程中,每个维度都有及格线以上的水准就很了不起了,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多种能力“团队合作”的结果。

至此,我们应该可以深入理解专栏中给出的这个概念了,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就是“多维竞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