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优点.......

从小我生活在一个家族长期“战争”中的家庭,不是爷爷和妈妈打架,就是爸爸妈妈打架,记忆他们都是武林绝顶高手,一代宗师人物。能回忆起的画面有三场堪称经典。有一次妈妈和爷爷打架,很多人拉也拉不开,妈妈眼疾手快见缝插针般的甩出一枚暗器“木凳子”把爷爷头砸了个血溅当场。还有一次应该是我5、6岁时平时较为沉静的爸爸打了妈妈,妈妈觉得受了极大委屈而喝了敌敌畏,差点命丧黄泉,昏迷了几天才苏醒过来。但有一点,他们不骂街,可能他们骨子里都有侠义风范,抱着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的心态,一直崇尚能动手就别动嘴来的干脆吧。以至于我们也耳濡目染,承担起发扬并传承“家风”,能动手的别叨叨,能流血绝对不流泪的无畏精神。

哥哥比我大四岁,应该在我7.8岁的时候,有一次不知道因为什么,哥哥打我,怎么打都不服,宁愿被打倒绝对不会被打服,以至于打昏过去,哥哥吓坏了使劲的掐着我人中,硬生生的给我掐醒过来。爸爸妈妈回来了,哥哥可惨了,爸爸拿大粗绳子在门后面抽,场面那个惨不忍睹。但我们都有大无畏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挨打,但绝对不求饶,不喊叫。应该从那一次哥哥再没有打过我,也许是对那次自己下狠手良心发现,他领的第一份工资就给我买了一条广州很流行,当时算是极贵的裤子(20年前300多),且以后都对我言听计从。

弟弟比我小四岁,虽然年龄最小,也没有幸免,我并没有甘心放弃这个家里唯一可以挑战的对手,记得有一次他12、13岁左右,我和他大打出手,300回合过去终于把他制服,以至于在接下来的4、5年里他都没在和我说一句话,发誓终身不理我。带着我的歉意,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我狠狠的去疼爱曾经伤害的弟弟,后来有一种朋友叫闺蜜,有一种感情叫亲如姐弟。

婚后与先生相处,经常因为他口头禅骂我,我抄家伙就打。记得有一次拿着一个大叉子,追了他村子两圈,他躲在他妈妈后面才躲过一劫。在后来的几年里,经常因为他口头语逞强说话带“妈”字而我经常对他大打出手,或者来一场男女散打冠军争夺赛。因而我们的婚姻起因都是因为他口出“亚文化”,导致半生在水深火热或缄默几年。

因而,受我的影响,我的孩子们都不会骂人,也接受不了别人的“出口成脏”,更不愿意同流合污,以致于在某些场合显着那么格格不入,特立独行。同学对他说一句“操xx”他就想拿起凳子和人家拼命,但是自我的修养告诉他不可以动手,委屈,满肚子的不快和不开心。

真不知道这算不算优点,对于孩子来说却未必是好事。我没有做到,但想对轩说:凡事最怕太较真,太较真容易被人情世故所困。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非要分出个子丑寅卯来无疑孤立自己,最终只能使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

一撇一捺才是人,缺一画都构成完整的一个人,一撇是自己,一捺是个体之外的群体,个体的支撑离不开一捺的帮助,所以人还是要有自己的生活圈和团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明察秋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宽一点,包容多一点,朋友多一点,快乐也就多一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